食管胃吻合术别名:
胃食管吻合术;
食道胃吻合术;
胃食道吻合术;esophagogastroanastomosis。
适应症
食管胃吻合术适用于以下几种:
1.食管过度扩大,肌层纤维增生严重,
黏膜下层粘连紧密,肌层切开不能达到松解目的者。
2.食管肌层切开术后症状复发。
3.施行肌层切开术时黏膜破裂,裂口太大无法修补者。
禁忌症
1.心肺功能有严重障碍者;
术前准备
1.有
营养不良者,术前应予纠正,可经中心静脉插管,胃肠外营养支持或予以内科治疗或扩张治疗,使之能经口进流质食物;
2.有肺部并发症者予以适当治疗;
3.由于食物潴留于食管,食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术前3d每晚要插胃管清洗食管1次,清洗后注入抗生素溶液。麻醉前重复1次,清除隔夜积存的分泌物并将胃管留置。术前用药不应给丸剂或片剂。
手术步骤
1.左胸后外侧切口,经第7肋床或第7肋间进胸。
2.切断下肺韧带直至下肺静脉水平,纵行切开纵隔胸膜,游离食管下端,以纱带牵引食管,探查食管贲门狭窄部位。
3.沿食管裂孔切开膈肌,游离切断胃短动脉,使胃底能上提,在胃底内侧靠近食管下端的食管肌层与胃壁浆肌层作间断缝合,缝线勿透入腔内。在距缝线1cm宽处全层切开食管贲门部狭窄区,由此向两端延长,切口长约5~7cm。若遇食管贲门部肌层纤维增生严重,可在狭窄区上方切开食管,使吻合后食物绕过贲门直接入胃。在食管对应区的胃壁上作相同的纵切口。
4.将胃及食管切缘从切口中点起始向两端作连续锁边缝合。在两端转角处转向前方,以内翻缝合法缝合前壁,两端缝线在切口中点会合。前壁再作间断缝合加固,此层缝线只穿过食管肌层及浆肌层,不要透过腔内。切口两端各缝一针内翻褥式加固。
5.或将食管贲门狭窄区全层切开后延长至胃底成弧形切口。食管切开前可在切开上方结扎一纱带,防止食管内容物流出。在胃底切口下方亦可置一带橡皮套之肠钳防止胃内容物流出。后壁食管肌层与胃浆肌层间断缝合,然后从食管切口下端起作全层连续锁边缝合,转向前方时用内翻缝合法,最后前壁作胃浆肌层与食管肌层间断缝合。
6.重建食管裂孔,将膈肌与食管、胃周围固定,防止膈疝的发生。
别名
胃食管吻合术;
食道胃吻合术;
胃食道吻合术;esophagogastroanastomosis
分类
胸外科/食管手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
概括
贲门失弛缓症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部括约肌弛缓不良。本病多见于20~50岁。
本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基本缺陷是神经肌肉异常。一般认为该病食管肌层内神经节变性、减少或消失,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分布有缺陷。肉眼可见食管远端有1.5~5cm长的狭窄,其近端食管体部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延长及弯曲。因为食管环形肌的肥厚,远段食管壁可增厚,但偶尔可见有萎缩者。食管失去正常的推动力和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如期舒张。吞咽时食管平滑肌松弛,蠕动弱,而
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大,不能松弛,使食物滞留于食管内不能下行。久之食管扩张、伸长、屈曲成角、失去肌肉张力,蠕动呈阵挛性而无推动力。由于食物滞留刺激食管黏膜,继而发生炎症和多发性溃疡。在滞留性食管炎的基础上可以发生癌变,其发病率可高达2%~7%,多位于食管中段和中下段交界处。因食管扩张,癌变后梗阻症状出现较晚,发现时大都已难于切除。能切除者,预后亦不良,多数因转移而死亡。
失弛缓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固体或液体食物时均有
吞咽困难。困难的程度可以逐日不同,尤其发病初期,情绪紧张或冷、热饮均可使症状加重。患者常在胸骨下部有食物粘贴感,亦可在咽喉至上腹任何部位有此感觉。吞咽困难有时可很突然,顿时无法下咽,一时不能缓解。吞咽困难有时还在进流质时明显,患者做不同动作以解除吞咽困难。其后发生的症状是反胃,常在进餐中、餐后及卧位时发生。发病早期在进餐中或每次餐后呕出少量刚进的食物,并可解除食管阻塞感。随着疾病的进展,食管容量增加,反胃次数可减少,但每次反流的是未经消化及几天前有臭味的食物。当食管扩大明显时可容纳大量液体及食物,患者仰卧时即有反胃。在夜间发生时可造成阵发性咳嗽及气管误吸,能引起呼吸道并发症如肺炎、肺脓肿及支气管扩张等。病情加重后可出现体重下降及贫血,均与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并与进食的质与量有关,但很少因饥饿而发生死亡者。
失弛缓症的食管钡餐造影特征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吞咽时远端括约肌无松弛反应,典型表现为钡剂在食管胃结合部停留,该部管壁光滑,管腔突然狭窄呈鸟嘴样改变。食管体部直径可以正常及明显扩张。Henderson等将失弛缓症食管扩张的严重性分为3级:1级(轻度)——食管直径小于4cm;2级(中度)——食管直径4~6cm;3级(重度)——食管直径大于6cm。食管可屈曲呈S形,食管内充满钡剂,靠重力作用使下端括约肌开放,小量流入胃内,吸入
亚硝酸异戊酯可能使食管远端开放。
食管镜检见食管扩张,贲门部闭合,但食管镜通过无阻力。有时可见阻塞性食管炎的表现,如黏膜充血及增厚,黏膜溃疡及血斑,结节增生性斑块或息肉样改变。(有明显扩张的食管及食物潴留者检查前要清洗食管,否则食物残渣将遮掩视野。若有癌性改变亦容易被忽略。可能时内镜通过食管远端括约肌检查胃部,以除外胃癌出现的假性失弛缓症)。
失弛缓症的治疗原则:轻度的病例可先试行食管扩张术。但对长期有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者,难于扩开,缓解期短,须反复扩张。扩张的方法有机械、水囊、气囊、钡囊扩张。强力扩张的并发症包括
食管穿孔、出血及食管反流,后期可发生食管炎。大多数作者认为除全身条件不适宜者外,应早期手术治疗,但亦有人认为扩张可作为初期处理,扩张失败者再行手术治疗。
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有很多方法,包括黏膜外肌层切开术、
贲门成形术、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及贲门切除食管胃对端吻合术。目的在于切断环行肌纤维,解除痉挛或重建食管胃通道。现在除食管肌层切开术外,其他方法已较少应用。
食管肌层切开术是最广泛用于治疗失弛缓症的手术。1913年He11er设计将食管前后壁纵行切开使食物顺利通过,以后Zaaijer改作仅切开食管前壁肌层亦获同样效果,都采用此改良法。
手术可经左胸或腹腔途径。一般认为经胸途径较好。但老年或体弱患者,经腹途径危险性较小且操作较快。若须施行较长肌层切开术或同时做抗反流手术,则适于应用开胸途径。患者食管若已往做过手术,或须同时施行其他手术(如切除膈上憩室或修补裂孔疝),或疑合并有癌肿,亦以经胸途径为宜。
麻醉和体位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右侧卧位。
术中注意要点
1.游离食管时防止损伤两侧的迷走神经。
2.若食管下端合并有较大憩室或术中发现合并有癌肿时,则应切除食管贲门部,方法同下端食管癌切除的胸内食管胃吻合术。
术后处理
1.按开胸术后处理常规。
2.持续胃管减压,静脉维持营养。48~72h后可停止
胃肠减压,术后3~5d先少量饮水,逐渐进流质饮食,术后第10天可进半流饮食。
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及
反流性食管炎。若有症状,可服制酸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