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鱼,是鳉形目胎鳉科食蚊鱼属鱼类,其体长,稍侧扁,尾柄宽长,甚侧扁;头小,平扁;口小,上位,横裂;眼大,眼间宽平;鳞大;无侧线;胸、腹鳍小;腹、臀鳍靠近;背、尾鳍大,圆形;雄鱼臀鳍部分鳍条延长,转化为输精器;雌鱼腹部圆凸。
物种学史
食蚊鱼原产美国得克萨斯——瓜达鲁普河,后渐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西洋沿岸的低洼地和沟渠等水体中,因嗜食蚊的幼虫而闻名。20世纪初在北美开始利用食蚊鱼来灭蚊,由政府部门大规模饲养繁殖,并传播至南美、菲律宾及其他各地,1925年由意大利传入俄罗斯。食蚊鱼引进中国先后有几次:1911年从夏威夷将600尾食蚊鱼经日本横滨运至台湾,大部途中死亡,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气候适宜,不久普及台湾全省。第二次在1924年由菲律宾医学科学研究所赠送一批食蚊鱼运至上海试养;1926年又从美国渔业局运来一批,通过较长期驯育和适应,食蚊鱼已在上海郊区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移植至中国南北许多省市,60年代在广州地区繁殖,已成为该区池塘、水沟、低洼地等小水体数量很多的优势种。
形态特征
背鳍Ⅰ-5~6;
臀鳍Ⅲ-6~7。纵列鳞29~34。
鳃耙12~15。椎骨26~35。体长24.5~37.3毫米:体长为体高3.7~5.9倍,为头长3.8~4.4倍。头长为吻长3.1~5.0倍,为眼径2.7~4.8倍。体长形,略侧扁,背缘浅弧形,腹部圆凸。头短宽,吻短。眼大。口小,上位,颌齿细小。体被圆鳞,无侧线。
背鳍位于体中点之后。
臀鳍位于背鳍前下方。雄鱼臀鳍的第3~5鳍条延长变成输精器。
尾鳍圆形。体背灰黑,腹部白色。头背有1黑斑,沿背部及尾柄末端有黑色条纹。除
腹鳍外,其余各鳍具小黑点。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食蚊鱼为暖温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库、湖泊、坝塘、沼泽、稻田、水渠、洼地等各类静水水体。适应性强,能在3%盐水及含一定浓度的酸碱性水体中生活,当水中溶氧近于零时或在长期缺氧的臭水体中,部分个体仍能生存并吞食孑孓。适应水温范围为4.5~40℃,最适水温为18~30℃。夏季怕热,日出后就下降分散;冬季喜阳,天晴温暖时,常游至浅水处,在水深1米的水沟越冬。
生活习性
食蚊鱼集群游泳于水的表层,行动活泼、敏捷。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幼鱼主食轮虫、纤毛虫,成鱼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小球藻,特别喜食蚊的幼虫孑孓,一尾成鱼每天吞食孑孓2000余只。由于食蚊鱼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极为贪食。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
分布范围
原产美国,无食用价值,因它嗜食蚊子幼虫也有观赏价值被引入中国,分布于长江以南诸多省区。也被移殖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繁殖方式
食蚊鱼是一种卵胎生鱼类,雄鱼臀鳍前部的一部分鳍条特化成交配器,生殖时一尾雄鱼常追逐多尾雌鱼进行交配。精子由雄鱼交配器送入雌鱼生殖孔,在体内受精、孵化。繁殖能力强,周期短,产仔量大。初生的幼鱼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经1个多月达到性成熟,即可开始繁衍后代。繁殖季节为4~10月,最适宜季节为5~9月,每隔30~40天即产仔1次,每年繁殖3~7次。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开始产仔,每次胎产30~50尾,每尾雌鱼每年能产200~300尾,产仔后经2~7天,卵子成熟后即可再次交配怀胎。食蚊鱼的交配可以在夜间和日间进行,以白天为多,前需要经过一段激烈的追逐发情,雄鱼在3~11月底均保持有良好的、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在任何时间均可交配,性腺发育不呈周期变化,而雌鱼则呈现周期性变化,但卵子发育成熟时,雌鱼不喜吃食而极速的上下窜游。雌鱼对雄鱼无明显的选择性,但如有两尾以上的雄鱼同时存在时,往往会出现互相残咬的现象,体力大小较弱的雄鱼甚至可能被咬死。
交配后20多天产出小鱼,产仔量在20~100之间,出生仔鱼7~9毫米,产完仔后,雌鱼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会吞食自己的仔鱼数小时内如果没有饵料,仔鱼会大半以上被雌鱼吃掉,所以养殖条件下,在仔鱼出生后,应该立即捞出置于单独的池塘或水族箱中饲养。初生仔鱼离开母体即能自由游泳和摄食,水温适宜时,经一个月左右即达性成熟。12月后水温下降,停止繁殖。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食蚊鱼为小型鱼类,体长30~40毫米,无经济价值,因它擅长捕食各种孑孓,能消灭传播疟疾和黄热病病源的蚊子幼虫,达到防治疟疾等传染疾病的目的,因而已广泛移植于世界各地。食蚊鱼还可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