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蝠鸢(学名:Machaerhamphus alcinus)是一种中型
猎鹰,总体黑色,在胸部有少许白斑。一般在夜间活动,主要特征是嘴裂较大,可在飞行中吞食昆虫和蝙蝠。栖息地茂密的热带森林,半干旱灌木草原,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以及
印度尼西亚诸岛。
形态特征
食蝠鸢体重600-650克。成鸟的上体是棕黑色,在眼睛的上下方各有一个白色斑点。胸部中间和喉咙是白色,具有大块的黑色竖纹。眼睛亮黄色,黑色的鸟喙具有蜡质,腿和脚淡蓝灰色。亚成鸟的斑纹比成鸟斑驳,颜色较浅,尾基羽毛的颜色及胸部具有更多的白色。飞行时这种像小秃鹰大小的鸟似乎更黑暗,它们有一对细长翅,看上去是一个大猎鹰的飞行剪影。在树上停息时身体几乎全部黑色,鲜黄色的大眼睛是最好的标志。
栖息环境
食蝠鸢的栖息地有很大差别,因地区而异。有茂密的热带森林,半干旱灌木草原,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
生活习性
食蝠鸢主要取食蝙蝠,燕子,雨燕和金丝燕,辅以其他小型鸟类和昆虫。所有的猎物是都是在高速飞行中捕获,永远不会降临到地面猎取食物。在捕获猎物时将其整体吞没。一般不猎食体形较大的果蝠,常常局限于体形小于自身的小蝙蝠和鸟类。它们有时也进入建筑区的采石场,活动于大型河流,小溪,海滩,火车站月台,或进入附近的建筑物,甚至在晚上来到大型草坪和打猎场。在远东它们流连于石灰石洞穴,捕捉在那里栖息的鸟类如金丝燕等。
由于其特殊的习惯,食蝠鸢是最稀有的鸟类之一。但在它们生活的范围也相当普遍,它们具有桀骜不驯的特质。为了食物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它们可以在其生活区域内到达任何地方。白天食蝠鸢坐大树上很少活动,甚至根本不离开。在繁殖季节有时可能会出现在白天飞行,在清晨狩猎。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文莱、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新加坡。
产地不确定:几内亚比绍。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开始时,它们在繁殖地附近的空中追逐,像田凫在做飞行特技表演,双方的爪了扣在一起翻滚,时而又相互追逐高速飞行。巢通常建于平时休息的同一棵大树上。雌雄共建,用一些小树枝搭建。巢宽大约3英尺,深一英尺,像一个大型的浅杯。只有雌性孵卵,它白天在巢里,只是偶尔飞离。傍晚,雌鸟会离开巢,在周围捕食苍蝇和一些昆虫,通常雄鸟带饲料来到巢边喂雌鸟。孵化期估计约1个月。
父母喂养雏鸟约35-40天,一般是在天黑前,只喂雏鸟15到20分钟。在此期间,雏鸟会快速摄食,每隔3至4分钟,父母会带食品来到巢的边缘,它们往返多次,食物包括昆虫。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