飧泄
疾病
飧(sūn)泄,本病是清气不升、肝郁脾虚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湿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完谷不化),肠鸣腹痛,脉弦缓等。
定义
此病名源自《黄帝内经》。
相关文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金匮真言论》: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时病论·卷三》[清]雷丰:经谓“春伤于风者”,乃即病之新感也,即二卷中伤风冒风之证;今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气也。盖风木之气,内通乎肝,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日久而成泄泻
《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7 15:48
目录
概述
定义
相关文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