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
䱗(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是鲤科、䱗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为体高的3.4~4.9倍。为头长的4.0~5.0倍,为尾柄长的6.2~8.3倍,为尾柄高的8.8~12倍。体侧扁,背缘平直,腹缘略呈弧形,自胸鳍基下方至肛门具腹棱。背鳍位于腹鳍之后,第三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刺长短于头长;鳃耙短小,排列较密。体背部青灰色,腹侧银色,尾鳍边缘灰黑色。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10~14;胸鳍Ⅰ-12;腹鳍Ⅱ-7~8。侧线鳞49(48)~52;围尾柄鳞16~18。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5~20。下咽齿3行,5(4)·4·2~2·4·4(5)。脊椎骨4+38~39。
体长为体高的3.4~4.9倍。为头长的4.0~5.0倍,为尾柄长的6.2~8.3倍,为尾柄高的8.8~12倍。头长为吻长的3.1~4.0倍,为眼径的3.6~5.5倍,为眼间距的2.9~4.1倍,为尾柄长的1.3~2.0倍,为尾柄高的2.0~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8倍。
体侧扁,背缘平直,腹缘略呈弧形,自胸鳍基下方至肛门具腹棱。头略尖,侧扁,头部背面平直,头长短于体高。吻短,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伸达鼻孔的下方。眼中大,侧位,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等于或稍短于眼后头长。眼间宽而微凸,眼间距大于眼径。鳃孔宽;鳃盖膜在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与峡部相连。鳞中大,薄而易脱落。侧线完全,自头后向下倾斜至胸鳍后部弯折成与腹部平行,行于体之下半部,在臀鳍基部末端又折而向上,伸入尾柄正中。
背鳍位于腹鳍之后,第三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刺长短于头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凹入,起点距尾鳍基较至腹鳍起点为近。胸鳍尖形,其长短于或等于头长,末端一般不伸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其长短于胸鳍,末端距肛门颇远。尾鳍分叉,末端尖形,下叶长于上叶。
鳃耙短小,排列较密。下咽骨中长,略呈钩状,前臂稍长。咽齿稍侧扁,末端尖而弯。鳔2室,后室长于前室,末端一般具小突。肠短,呈前后弯曲,肠长为体长1.5倍左右。腹膜灰黑色。
体背部青灰色,腹侧银色,尾鳍边缘灰黑色。
生活习性
䱗为常见的小型鱼类,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冬季潜藏于深水层,喜群集于沿岸水面游泳觅食,行动迅速。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片、浮游动物和藻类为食,偶尔也吞食小鱼。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越南、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分布广,自南至北诸河流及湖泊均有。
繁殖方式
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出现白色的“珠星”。产卵期在5~7月,怀卵量0.8~1.2万粒。卵粘性,附着在水生植物上。适应环境能力较强,不论在流水、静水中均能生长和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䱗个体不大,数量较多。为小型经济鱼类,可食用。亦是大型凶猛经济鱼类的食饵。岱海年产量10吨以上。
参考资料
.acnatsci.
.itis.
.IUCN.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1 10:0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