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恨
汉语词语
饮恨,汉语词汇,拼音为yǐn hèn,释义是抱恨含冤。出自南朝梁江淹恨赋》。
解释
抱恨含冤。
出处
南朝 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唐·蒋防霍小玉传》:“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如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秦观《李训论》:“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 训 与郑注,是以事败谋泄,害及忠良蹀血观阙之前,不胜饮恨而已。”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 张叔夜 ﹞领兵勤王京师,拜枢密,以不肯推戴异姓,取过军前,饮恨而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小女兴娘薄命,为思念郎君成病,于两月前饮恨而终,已殡在郊外了。
袁鹰《飞》:“无数爱国者一腔热血,尽付东流,半世奔波,终身饮恨。”
该词常形容满腔情绪没得到发泄,心中的目标未能达到并感到极度气愤憋闷的状态。
参考资料
饮恨.在线汉语字典.
饮恨.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1 10:02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