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行送别
古代旅行习俗
饯行送别,古代旅行习俗的一种。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工具不发达,古人长途远行,或乘车船,或骑马步行,山河阻障,跋涉艰难,且露宿风餐,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故自先秦即有祭祀路神、然后登程之俗,其意在祈求一路平安,称之为“祖”。
解释
后世沿之,多于路旁亭舍或在野外临时设立帷帐,备酒肴送别行人,故也称祖帐、祖送、祖道等。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诗词中佳咏极多。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公将往,梦襄公祖。”杜预注:“祖,祭道神。”《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唐王维《齐州送祖三》诗:“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宋柳永《雨霖铃》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三折:“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聊斋志异.聂小倩》:“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燕生设祖帐,情义殷渥。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祖道设饯,人之常情,而当康熙时,甘肃人视之尤重。宦游南去,贾客东归,率皆携挈尊罍,招邀于郭外之荒墩古戌间,红毡密地,毳帐如鳞,人围马住,颇极缠绵。更时有密识妖姬,偷啼背面,送面添杯。行者停车助其叹悼,登高望尽,惘惘归途,此亦边人之善俗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08-19 09:12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