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余燕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饶余燕(1933 - 2010.4.19),广东大埔人。金陵大学肄业。195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著名音乐教育家,著名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兼音乐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特约编委。
主要经历
早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附中,1951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音乐系(肄业)。
195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由于复调音乐上的突出成绩,1956年被抽调担任在上海音乐学院执教的苏联作曲理论专家面向全国的复调音乐班的工作,负责记录整理专家复调音乐讲座讲稿,并一度在上音附中兼教乐理。
1958年调入西安音乐学院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作曲系主任,教授,学术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代表作品
多年来,饶余燕在教学之余,先后创作了700余部不同体裁的声乐、器乐作品,他的作品大多采用丰富多采的复调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鲜明独特的音乐个性,不少作品特别是一些器乐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代表作有:钢琴独奏曲《即兴曲一手车》、《引子与赋格》、《听书一唱丰收》、《抒情诗》、大提琴曲《缅怀》、《枣园幸福渠》,民族管弦乐《音诗一神州梦》、《音诗一雨霖铃》、《音诗—鼙鼓魂断》、《音诗—玉门散》和中阮协奏曲《汉琵琶倩》,以及钢琴与管弦乐《秦腔曲牌随想曲》、古筝与管弦乐协奏曲《骊宫怨》,芭蕾舞剧《春风桃李》、《金色的海螺》(合作)等。其中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和民族管弦乐《音诗—骊山吟》分获全国第二、三届音乐作品比赛二等奖,出版了总谱与唱片。《长安古乐复调小曲三首》获首届全国少年儿童钢琴作品征集评奖的荣誉奖等。
非凡成就
作为一个作曲家,饶余燕教授的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他曾任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多年,发表过《复调音乐的最高典范一赋格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试论苏联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等作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他培养了一大批作曲人才,在他的学生中,不乏当代音乐界的风云人物,如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纪溪坪程大兆等。为此,饶余燕教授曾荣获陕西省首届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
饶余燕教授曾担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常委,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特约编委。曾任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音乐作品评比的评委,多次被聘为其他国家级重大音乐作品比赛的评委。传略被编入《中国普通高校教授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记》、《近代中国作曲家传略》(香港),以及美国传记研究院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撰的有关传记中,并获美国ABI颁发的“20世纪成就奖”与英国IBC颁发的“国际杰出成就奖”。
师生追思
2013年4月17日下午,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举行了作曲家、教育家饶余燕追思会。院党委书记安宁、纪委书记王平、副院长白陆平出席,饶先生的生前挚友、学生、同事和饶先生的女儿参加。
饶先生是当代不可多得的作曲家、教育家,生前创作的大量民族管弦乐作品如《骊山吟》、《雨霖铃》、《玉门散》等、钢琴协奏曲《献给青少年》都成为经典佳作。他的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却扎根黄土高原,为陕西音乐的发展传承贡献卓越;他才情横溢、品行兼备,不仅培养出许多著名的作曲家,还在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复调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在音乐界享有极高的威望。
追思会由作曲系主任刘铮主持。图书馆馆长刘荣俤向大家展示了新建的饶先生音乐数据库,数据库中收录了饶先生生前的创作手稿、乐谱、音响、论文、图片等珍贵资料;为进一步继承与研究饶先生的音乐作品及理论提供了更便捷的平台。刘铮教授、陈士森教授、程大明教授及音乐工程系主任梁红旗分别发言,追忆饶先生崇高的师德与人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神。著名音乐教育家演奏家鲁日融教授作为饶先生的生前挚友,追忆共同走过的半个世纪的音乐之路,评价饶先生为陕西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所做的贡献、为挖掘陕西民族民间音乐所做的不懈努力。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张豪夫教授讲到:追忆前辈是为了激励后人的行动,音乐的永恒就是人性的温暖和博爱。大家谈到,饶先生不仅是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理论高度的作曲家。他在探索民族管弦乐的创作过程中始终谦虚、勤奋、一丝不苟,并将民族音乐元素放入西方音乐载体,使其达到的完美境界;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与学科交叉,并培养出大量的音乐人才。
参考资料
著名音乐家饶余燕逝世 .陕西日报.2010-04-21
当代人物:饶余燕.华夏经纬网.2003-10-17
讣告:饶余燕教授逝世.中国音乐学网.2010-04-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3:44
目录
概述
主要经历
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