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文化馆
中国香港境内文化馆
饶宗颐文化馆是位于香港九龙青山道的前荔枝角医院百年老建筑群的文化馆。
简介
这一老建筑群有近140年的历史,由20栋中式建筑组成,占地3.6万平方米,是香港少有的园林式大型建筑群。这里将改建成饶宗颐展览馆、综艺小剧场、阅览室等,部分户外空间将成为主题各异的中式庭园。预计2011年底,饶宗颐展览馆将率先建成并免费开放;2012年底,整个饶宗颐文化馆将全面开放,成为香港崭新的文化地标
修建
前身曾为华工屯舍、监狱、传染病医院及精神病护理院的旧荔枝角医院,将改装成饶宗颐文化馆,当中的饶宗颐展览馆及保育馆,最快可于2011年底率先开放。饶宗颐展览馆及保育馆处于旧荔枝角医院建筑群的下区,原有红砖建筑只会进行内部装修,外观如中式双层瓦顶及红砖外墙等将不会作任何改动,而两馆中央露天位置将新增一个荷花池,以园艺配合文化推广。
展览馆将会展出国学大师饶宗颐两类作品,包括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及学术著作成果,亦会放置饶公著名的荷花画作。他指饶宗颐展览馆的展出为常设展览,会定期更换展品,以及免费入场:“饶公看完场地后感到好开心,期望展馆可提高香港的文化景象及市民质素,地方可容纳多少展品就放多少。”
整个旧荔枝角医院建筑群占地三万六千平方米,由超过二十座大小不一的楼房分上、中、下三区组成,前身为大清海关关厂,至今已有接近一百四十年历史。去年十月获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第三级历史建筑,并于今年中得到立法会拨款二亿三千万元进行活化。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会为上区及中区的建筑群进行活化,料于2012年底全面开放。中区部分共有五座楼高两层的建筑,中间两座将翻新为提供中价菜式的中西餐厅及综艺小剧场,面积最大的楼座将为多用途厅,而另外两座则活化为资源中心、课室及工作室,并设有计算机、放映机及影音数据等多媒体设施。
当中最有特色莫过于餐厅及综艺小剧场中央将打造有玻璃穹顶、半开放的“学圃”,两旁墙壁亦会回复昔日红砖墙的面貌。李焯芬称,场地将开放予艺术、学术界团体租用:“可予学术团体办catwalkshow,而昆曲粤剧等中国戏曲,亦一定会有。”
待建筑群翻新后,沿着位于中区资源中心旁的“爬山廊”便可到达上区。上区一连五座的建筑将改装成旅舍,主要为文化学术交流团、学者、学生及“背包客”提供约一百个经济型住宿房间 。
主要影响
这一工程是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项目之一。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以“香港文化传承”为主题,申得此项目运营权。特区政府将此处命名为“饶宗颐文化馆”,以尊崇享有盛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
曾荫权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说,饶宗颐教授在历史、考古、文学、经学方面成就卓越,也是教育家和书画家,毕生致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饶宗颐文化馆”的设立,既表扬饶教授的非凡成就,也为这个活化项目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祝愿这个文化馆日后为香港带来新的人文气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23:48
目录
概述
简介
修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