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
8月23日起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
《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是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编制完成的。于8月23日起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
背景介绍
老城地名承载了千百年来北京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具有空间指位作用,而且与街巷共同展现了老城的空间格局和历史肌理。
发展历史
2021年8月23日起,《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公众可在9月21日前登录相关网站反馈意见。
名录内容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价值评估、街道和责任规划师校核、专家论证等工作,首批583处传统地名列入保护名录初选名单。其中东城区279处,西城区304处,大多数位于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从地名产生时期看,元代2处,明代153处,清代379处,民国47处,当代2处。它们是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
2023年5月31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国兴胡同等513处街巷胡同和天安门广场等46处片状地名列入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现予以公布。
意义
对于进入保护名录的传统地名,将建立全流程审批机制,严格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保护名录内的传统地名。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地名研究及宣传工作,通过“北京地名网”对纳入名录的传统地名进行宣传,讲好地名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2 11:25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发展历史
名录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