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圣公会是
普世圣公宗的第38个教省。香港圣公会于香港有悠久的历史,于中国近代
基督教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席位。除了作为一个
宗教团体外,香港圣公会还积极参与香港社会各大小事务,也是香港主要的办学团体之一。香港圣公会也是基督宗教在香港主要一大宗派。现任
主教长是
邝保罗大主教,
教省秘书长是
管浩鸣牧师,设有教省办事处处理教务。
圣公会信仰
圣公会信仰是基于相信
圣经,旧新约的
圣典,“包含一切必要的救赎”。香港圣公会进一步维持已获通过教会主教制中主教、
牧师和会吏的三种
圣职。
发展历史
根据香港圣公会官方网页的发展简史,香港的圣公会组织始于1843年,迄今已有逾160年历史。
1843年:香港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后,
英国圣公会派遣史丹顿牧师来港,以牧养于香港的英国信徒,并同时创立
圣保罗书院及兴建
圣约翰座堂,又积极向华人宣教。
1849年:成立维多利亚教区,直接隶属
坎特伯里大主教辖治权下,管辖范围包括香港、中国、日本等地的宣教事务。首任教区主教为施美夫牧师。
1865年:首所华人教堂圣士提反堂建成。
1912年:
中华圣公会成立,香港成立中华圣公会港粤(后称华南)教区。至此香港圣公宗的华语圣堂行政上同时隶属于维多利亚教区及港粤教区,而英语圣堂则只隶属于维多利亚教区,但主教为同一人。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沦陷期间,香港的圣公会由日本派出神职人员进行管理。香港重光后恢复原体制。
1951年:因中国大陆政局转变,香港及澳门之圣堂脱离中华圣公会港粤教区,成立中华圣公会港澳教区,没有隶属于任何教省,由坎特伯里大主教作为教区的辖治权人。后来虽然中华圣公会已不复存在,但港澳教区依然保持中华圣公会的信仰及礼仪及中华圣公会1948年的总议会宪纲和宪法则例,港澳教区圣品受封职的誓书内亦一直保持愿遵守中华圣公会的教义、教政及礼仪的宣誓字句。
1962年:东南亚各教区组成“圣公会东南亚教区议会”(后称东亚议会),港澳教区为成员之一。
1965年:因
坎特伯里大主教认为东南亚教区议会将发展为一独立的教省,故宣布放弃对港澳教区的辖治权。然而后来东亚议会并没有成为一教省,而只作为中华圣公会宪章规条信托人。自此港澳教区成为一游离的个体。
1981年:选出邝广杰牧师为港澳教区主教,并为港澳教区首位华人主教。
1991年:由于港澳教区工作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增多,加上长期以来沿用中华圣公会的宪章和规例因中华圣公会的不存在而无法更新,因此港澳教区于第40届教区会议中,决定筹备成立教省。计划中的教省下辖香港岛教区、东九龙教区、西九龙教区及澳门传道地区。
1995年:选出两分区主教
1998年:选出邝广杰主教为香港圣公会首任教省大主教暨主教长,并于10月25日举行教省成立崇拜及大主教升座礼。
2007年:担任港澳圣公会首牧26年的邝广杰大主教于1月1日退任教省主教长,第二任主教长于2月3日在中环圣保罗堂举行的大主教选举,由教省总议会中三院组成的大主教选举团投票选出邝保罗为新任大主教,并在9月26日假圣约翰座堂举行就职礼崇拜。
于香港开埠之初,由于圣公会为英国国教,因此香港的圣公会和港英政府往往有密切的关系,颇有官方教会的味道,例如于香港的第一座教堂圣约翰座堂即由香港政府永久拨予圣公会使用,并且不收地税,教堂内亦有刻有英国皇家徽号和专门供港督或过境皇家成员使用的座椅。然而于后期,尤其是二战后,政府和教会逐渐分离,政府只有当有重大的仪式要进行,如1986年港督尤德的丧礼,方会于圣公会的座堂进行。其后更有不信奉圣公宗的港督,例如信奉天主教的彭定康。香港主权移交后两年起,香港圣公会属普世圣公宗之一员,行政上是一个独立自治的教省,和英国政府也再没有关连。
鹿茵山庄前身为香港圣公会经营的圣基道儿童院。1993年,圣公会与长实合作,将儿童院改建为住宅用途。圣公会负责向城规会申请换地,长实则向政府支付7亿港元补地价,并向教会提供3亿港元。鹿茵山庄完工后,圣公会获得其中120个住宅及100个车位,其余单位售出后亦得到一半的分红,不少于1.5亿港元。税务局正为此事向圣公会追讨1.8亿港元利得税,圣公会以所有收入均作慈善用途为理由拒绝缴交,并上诉至
香港高等法院。案件在1月27日判香港圣公会之有关利润应课利得税1.8亿元。
组织架构
教区传道区
香港圣公会教省辖下分三个教区及一个传道地区,分别为:
香港岛教区,主教座堂:圣约翰座堂;
东九龙教区,主教座堂:圣三一座堂;
西九龙教区,主教座堂:诸圣座堂;
澳门传道地区,传道地区首堂:澳门圣马可堂。
香港圣公会东西九龙教区以立法会九龙东、新界东及九龙西、新界西选区分隔,但整个九龙城都划在东九龙教区里。
香港圣公会教省在整体上包括牧区二十六个、传道区二十个、中学三十三间、小学五十六间、幼稚园三十六间及社会服务机构八十五间,全部都散落在香港及澳门三个教区及一个传道地区之中。
总议会
教省总议会由主教院、圣品院和平信徒院组成。成员来自香港岛教区、东九龙教区、西九龙教区及澳门传道地区。总议会之下,有不同的委员会负责不同圣工的地方,共同荣神,服务世人。
历任主教
邝保罗大主教(2007年2月3日当选,9月26日就职礼)
邝广杰荣休大主教(1998年当选首任大主教,2007年3月获邀为香港教省荣休大主教)
香港岛教区主教
邝保罗大主教(2007年1月1日起,1月15日升座礼)
邝广杰荣休大主教(1998年当选首任香港岛
教区主教,2007年1月1日起为香港岛教区荣休主教)
东九龙教区主教
郭志丕主教(2014年3月30日当选,11月24日升座礼)
徐赞生荣休主教(1998年9月20日至2013年年底荣休)
西九龙教区主教
陈讴明主教(2012年1月1日至)
苏以葆荣休主教(1998年10月18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会督大主教
柯尔福会督(1867至1872年)
霍约瑟会督(1898至1906年)
伦义华会督(1907至1920年)
杜培义会督(1920至1932年)
何明华会督(1951至1967年)
白约翰会督(1967至1981年)
邝广杰大主教(1998至2006年)
办学机构
香港圣公会是香港的主要办学团体之一,现於香港办有32所中学、58所小学、35所幼稚园,於澳门则有2所中学、2所小学及1所幼稚园。此外香港圣公会于香港大学办有一所舍堂(圣约翰学院),另办有一所神学院(明华神学院)及一个宗教教育中心。
香港圣公会在香港主办的中学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圣公会李福庆中学
吕明才中学
圣马利亚堂中学
圣保罗书院
香港圣公会何明华会督中学
圣公会陈融中学
圣公会圣三一堂中学
林裘谋中学
李求恩纪念中学
圣洁灵女子中学
曾肇添中学
蔡功谱中学
诸圣堂中学
白约翰会督中学
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
李炳中学
圣公会吕明才中学
香港圣公会在香港主办的小学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圣公会置富始南小学
圣公会田湾始南小学
圣公会基恩小学
圣公会柴湾圣米迦勒小学
圣公会圣雅各小学
圣公会圣马太小学
圣公会圣米迦勒小学
圣公会圣彼得小学
圣公会伟伦小学
圣公会奉基小学
圣公会奉基千禧小学
圣公会圣三一堂小学
圣公会嘉福荣真小学
圣公会基显小学
圣公会基乐小学
圣公会基心小学
圣公会基德小学
圣公会九龙湾基乐小学
圣公会李兆强小学
圣公会马鞍山主风小学
圣公会圣约翰小学
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
圣公会德田李兆强小学
圣公会将军澳基德小学
圣公会荣真小学
圣公会日修小学
圣公会油塘基显小学
圣公会阮郑梦芹小学
圣公会阮郑梦芹银禧小学
圣公会诸圣小学
圣公会主爱小学
圣公会主爱小学(梨木树)
圣公会主恩小学
圣公会何泽芸小学
圣公会锦田圣约瑟小学
圣公会基福小学
圣公会基爱小学
圣公会基荣小学
圣公会灵爱小学
圣公会蒙恩小学上午校
圣公会蒙恩小学下午校
圣公会圣安德烈小学
圣公会圣纪文小学
圣公会圣多马小学
圣公会天水围灵爱小学
圣公会青衣主恩小学
圣公会青衣邨何泽芸小学
圣公会仁立纪念小学
圣公会仁立小学
圣保罗男女中学附属小学
圣保罗书院小学
圣马可小学(前圣巴西流小学)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附属小学
圣士提反书院附属小学
圣匠小学
拔萃男书院附属小学
拔萃小学
拔萃女小学
牧爱小学
主风小学
天保民小学
协恩中学附属小学
教省机构
教声
教声(Echo)是香港圣公会拥有及出版的中文及英文报纸,逢星期日出版。内容包括香港、外地教会新闻,专栏等。 除了在各教堂派发外,亦可向该报自由奉献,部分内容亦可在网站阅读。
福利协会
它主要负责香港圣公会的社会福利工作,服务范围包括幼儿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及辅导服务、智障及残疾人士复康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安老服务、培训、顾问服务、成人教育等。
圣基道儿童院
早于1935年由何明华会督创办,最初主要是收容当时社会上战乱的孤儿,现时已发展为多元化儿童服务机构,是香港拥有最多儿童之家服务名额的非政府机构。现今也为来自破碎家庭的青少年提供住宿照顾服务。
圣雅各福群会
由圣公会何明华会督及热心人士在1949年创办,最初名为“圣雅各儿童会”,于石水渠街北帝庙的一个偏厅开始推行儿童工作。1987年位于石水渠街的总会落成启用。现时共有40多个单位,为不同地区人士提供服务。它是香港的一个慈善机构,总部建筑物在湾仔石水渠街,也是香港公益金受惠成员之一,接近五成经费来自
社会福利署。
宗教教育中心
他们在1978年1月29日成立。早于60年代加强发展教育事工,同时准备全面开拓宗教教育工作。
中心成立初期,主要以培育信徒为目标,出版《传递》季刊、制作影音教材、定期举办研讨会及培训活动。80年代初,出版《完美的人生》小学宗教课程,广受学校重视及采用。其他出版包括《装备-团契领袖手册》、《圣公会中学诗集》、《圣公会中学祷文集》等。
90年代,中心渐具规模,培训及出版工作亦日趋多元化,位于主教府的原址已不敷应用。中心遂于1992年迁往深水埗,同时增设书刊资源服务处,扩阔服务层面。其后每年平均出版书籍30至40本,《同创新天地》中学宗教教育课程、《天父世界》幼稚园宗教教育课程亦相继面世。除出版课程及信徒培育书刊外,本中心更致力开展儿童事工,出版一系列儿童图书及喻道故事。
迈进廿一世纪,努力回应社会、学校、教会等不同的需要,正策划编写生命教育课程、制作多媒体教材、更新信徒培育资源及提供适切的培训课程。同时,他们正全力推广生命教育及亲子工作。并设门市、展销、会员等服务,部分文章亦可在网站阅读。
圣公会明华神学院(英语:Sheng Kung Hui Ming Hua Theological College)由圣公会港澳教区的前任主教何明华会督於1947年设立,前身为圣公会明华学院,为当时港澳教区的平信徒提供培育课程。1996年,香港圣公会教省准备成立,明华学院为配合训练教省的圣品人,变成今日的明华神学院,协助栽培牧者和平信徒。学院提供神学学士课程,修读科目包括圣经研究、教会历史、
基督教教义、基督教伦理、牧养神学、及哲学等。学院亦提供其他学习机会如各类不同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