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简称“浸大”(HKBU),位于香港九龙塘,隶属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管辖,也是香港八所重点公立大学之一,浸大是一所立足国际的研究型博雅大学、是一所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公立文理综合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为学生提供广泛多元、跨学科及具有创意的教育,不仅在艺术领域、人文领域专业基础扎实,还在科学及中医领域上不断带来突破。
历史沿革
香港浸会大学前身为1956年创立的香港浸会书院。1956年3月5日,香港浸会书院校董会成立,首任校长为
林子丰博士,黄汝光博士为校董会主席,林子丰博士为校长,晏务理博士为副校长。开办四年制文凭课程,有学生一百五十三人,借用九龙何文田培正中学部分课室作为校舍。1961年,设立文理两学院。1965年,成立商学院。1966年,香港浸会书院第一座校舍落成,位于窝打老道。1967年,扩设“五年制”,招收预科生,并改良学系组织。1970年,获教育司署核准为香港第一间政府承认的私立四年制专上学院。1971年,董事会任命谢志伟博士、陈彦民博士为校长及副校长。
1972年,获香港政府许可,改名为“香港浸会学院”。东南亚高等教育协会评定学院毕业生的学术水平与大学学士的学历相等。1973年,国际教育协会发表证明香港浸会学院学术水平的《国际教育协会报告》。美南浸信会大学联会一致通过,香港浸会学院所颁发的文凭,与美南浸信会所有大学和学院的学士学位相等。1975年,学校成立谢再生纪念馆,成立校外课程部。1979年,学院开始获政府资助,推行“2+2+1”学制,首两年为院制基础课程,其后为两年的系制文凭课程和一年的荣誉文凭课程。1980年,绍邦楼、校园正门牌楼及区树洪花园相继落成。1982年,学校建成星岛传理中心。1983年,立法局通过《香港浸会学院条例》,使学院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备开办学位课程和颁授学位的资格。方树泉图书馆落成。原有的“2+2+1”学制转为“2+3”学制。1985年,学院借用联福道政府物料供应处五个贮藏库,改作临时校舍,称为“联福道校舍”。1986年,学校开办第一批学士课程。1987年,文学院和社会科学院迁往联福道地段的临时校舍。1988年,立法局通过《香港浸会学院(修订)条例1988》,明确规定浸会学院颁授的学衔及荣誉学衔,包括学位及荣誉学位。商学院易名为工商管理学院。杨瑞生纪念馆建成。1989年,邵逸夫大楼和查济民科学大楼举行开幕典礼。招收首批哲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校外课程部升格为校外进修学院。1991年,传理学系升格为传理学院。
1994年11月16日,立法局三读通过香港浸会学院正名香港浸会大学。1996年,学校建成区树洪纪念图书馆。1997年,新校区建成,并被命名为浸会大学道校园。1998年,开始招收外地交流生。1999年,中医药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成立研究院。学生宿舍落成入伙。2003年,获政府拨出沙田石门的三幅相连土地,兴建持续教育学院辖下的国际学院校舍,以及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
2005年,香港浸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内地的珠海市建立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合作办学)简称UIC,成绩合格毕业时,本科学生获颁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2006年,学校成立视觉艺术院,同时沙田石门校园国际学院成立,提供副学士及自资学士学位课程。2007年,学校建成孔宪绍博士伉俪中医药博物馆。2011年,学校成立创意研究院和通识教育处。2012年,学校实施大学四年新学制。2013年,创办饶宗颐国学院,同时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年7月,香港浸会大学加入
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2021年5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二期校园开工建设。
2022年香港浸会大学被选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的服务契约承办机构。中医医院选址在香港将军澳,预计于2025年落成并开始投入服务。
2024年4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高等研究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香港浸会大学共设有八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视觉艺术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香港浸会大学共有55门学士课程,其中有5门跨学科和个性化课程。跨学科课程为商业计算和数据分析,艺术与科技,环球娱乐,社会科学以及健康与社会福祉创新。另有67门硕士课程,32门博士课程。
香港浸会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项目(MBA)共设置16门学科,其中11门为核心科,3门为必修科,而其余两门为选修科。研究生授课模式分为两种,研究式研究生课程以及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关于研究型研究生课程,学校提供PRg博士以及硕士学位,即哲学博士(PhD)和哲学硕士(MPhil)。
2013-2023年香港浸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排名香港第3位、世界第81位。浸大工商管理学院为香港首家获得三重国际顶级认证的商学院,位列世界前1%,并于2018年入选《金融时报》“亚太区25所顶尖商学院”。在2022-2023年度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位列133名,计算机科学系位列197名。在2023年度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浸会大学图书情报学科位列47名,传播学位列51-75名。2023年,浸大在
CSRankings数据库领域位列世界第12位。在2024年QS世界大学的分科排名中,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传播系亦位列全球51-100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1698名教学人员,其中1287名为全职教学人员。学校有1位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4位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14位荣誉大学院士。有52名学者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评为全球顶尖2%的科学家。香港首位获得“杨振宁奖”的物理学家来自浸大。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香港浸会大学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佳学习体验,在2017年成立了创新服务学习中心,该中心在正规课程中推广服务学习。2021-2022年,创新服务学习中心启动了“遥距电子服务学习”项目,应用新科技钻研新常态下教与学的方法,在疫情下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务。
香港浸会大学的学科文理兼备,始创办多个学院和学术课程。大学的视觉艺术院和电影学院是香港首创的,还有香港首个全日制传理学、中医药学、人文学及欧洲研究学士学位专业、以及“创业及创新学”专修。2019学年开办三个新专业,包括创意产业音乐学士(荣誉)、商业计算及数据分析理学士(荣誉)、以及理学士(荣誉)主修生物资源与农业科学。2020学年浸大开办两个新专业,分别为环球荧幕演技艺术学士(荣誉)与全球及中国研究社会科学学士(荣誉)。2022学年浸大不但成立了创意艺术学院,更推出四个跨学科专业,包括“艺术及科技文理学士(荣誉)”、“工商管理文学士(全球娱乐)(荣誉)”、“创新医疗及社会健康社会科学学(荣誉)/理学(荣誉)”,以及“文理及科技学(荣誉)自订主修”专业。
教学措施
香港浸会大学秉持全人教育理念,为了达到为本科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全人教育目标,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辖下的质素保证局(质保局)每六年都会对大学进行一次质素核证工作,报告指出浸会大学严把学术标准、提升“教与学”质量、抓紧真实评估、对学生学习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搭建就业网络并力推“多元共融招生政策”。
为了全面强化全人教育,香港浸会大学还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共计18分,通识教育课程强调跨学科学习,让学生透过不同层次的科目,发掘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并能将所整合的知识加以实践和运用,旨在展示博雅教育的要素,如多角度及批判性思考、同理心等。
为提供更全面的学习机会,香港浸会大学还设置了联通课程,该课程通过研讨会、校园活动、工作坊及体验式学习活动等非正式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新入学的新生需要在首四个学期内完成至少八项联通课程活动,否则将无法学习第五学期的课程甚至无法毕业。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香港浸会大学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香港教资会杰出教学奖2项。
合作交流
香港浸会大学致力于不同层面推动校园国际化,同时开拓不同的国际平台,以此开阔学生视野。大学与世界各地超过300间学府结成伙伴院校,每年让400多名学生得以参加交换生计划。
国际合作
香港浸会大学与北美、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及亚洲等知名学府签订交换生协议书,每年协议互派交换生学习,交换为期半年或一年。学校在暑期还设有海外访学计划,学生可申请在暑期前往北美、亚非地区、欧洲及澳大利亚的高等学府进行交流学习。截至2023年,共开设12门海外双学位学士课程,与英国约克大学、波兰华沙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等5所顶尖国际学府开展交换生计划。
学生事务处设有环球工作体验计划。学生事务处会提供3-6个月的海外实习机会,这计划不但有助学生将来的就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及
沟通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处事技巧,令学生对未来选择在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中国国内交流
2022年6月30日,香港浸会大学与内地18所大学以在线形式共同举办“共融共赢再启新程”校长论坛暨香港浸会大学与内地一流高校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与香港浸会大学同时签约的内地大学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昌大学、山西大学、贵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以及中南大学。
自2022-2023学年起,香港浸会大学举办多个“大湾区事业考察团”及“大湾区创业考察团”,透过参访大湾区的企业及初创公司,让学生了解大湾区企业发展、就业市场、工作文化、创业生态等,累积参加学生人次超越200位。合作伙伴包括德勤中国、金蝶软件(中国)、亚太水治疗康复研究中心、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基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等。
2023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签署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学术交流备忘录》,旨在促成双方在学生及学者互访、合办学术活动、开展人文社科研究等领域的合作。
录取方式
香港浸会大学采取独立招生,没有参加内地统招,31省市区的应届高考生(包括复读生)可申请入学,有意报读者须直接向大学递交入学申请。申请学生需高考成绩达所属省市区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一本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或以上,英语分数达到110分,根据专业的不同或将设置入学面试。2023年香港浸会大学高考生申请人数高达7489人,其中录取内地高考学生179人。
社会评价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6个跨学科研究实验室,50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离岸研究所。
研究成果
成果统计
2018年,香港浸会大学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于2020年再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年,学校登记了25个专利,被授予了26个专利权,获授予的技术授权100个。浸大中医药学院在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和抗癌领域先后取得多项国际专利。
研究资助
2022-2023年,香港浸会大学获得研究资助共计2340521000港元。在收入方面,协作研究收入30119000港元,获得合约研究收入314967000港元,获得知识产权衍生收入152000港币。
学术资源
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由主图书馆,中医图书馆,石门校区图书馆,特殊馆藏和档案馆以及欧洲文献中心组成。截至2023年6月,在电子资源这方面,馆内收藏了1834971本电子书籍和220489刊电子期刊,同时有427个数据库。九龙校园内有藏书1003355册,视听及缩微资料130587份,现刊820种。在石门校区内,有藏书54044册,视听及缩微资料6595份,现刊61种。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校徽和标志。
校徽于1956年创校后便开始使用,由三种图案:圣经、波浪和
绳结组成。圣经代表优质独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学术研究和对伦理及灵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岛为主的地貌,也与
儒家的“
智者乐水”呼应,代表大学不断努力改善质素;绳结代表在主的怀抱中基督徒能够联结一起。标志则于1994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正名为大学后开始使用,校标设计来自于校徽,以书本和水的图案为基调,将学校英文名称缩写“BU”与书本的轮廓结合,使标志与汉字的“迎”和“进”相似,代表中西文化的融合。而标志在1996年10月的香港设计展获奖。
精神文化
校训
校歌
社团文化
香港浸会大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们提供服务,学校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将社团分成了五类,分别为文化社团、运动社团、社会事务性社团、宗教社团及其他专门性社团,学校共计44个社团。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共有九龙塘校区,启德校区,石门校区,荃湾校区4个校区。新校区赛马会创意校园尚在建设中。
九龙塘校区
九龙塘校位于九龙塘窝打老道224号,由三个校园组成,包括善衡校园、逸夫校园及浸会大学道校园。逸夫校园建成于1995年,浸会大学道校园建成于1997年,善衡校园原为1966年建成于窝打老道的校舍,1995年更名为善衡校园。截至2013年,总面积54000平方米,另有毗邻逸夫校园的联校运动中心,占地36000平方米。善衡校园占地22000平方米,逸夫校园占地9,000平方米,持续教育学院位于浸会大学道校园,大楼总面积达5607平方米。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6个学院均位于九龙塘校区。
启德校区
启德校区位于位于平山观塘道51号,建成于2005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视觉艺术学院位于启德校区,校园前身是一级历史建筑物皇家空军军官俱乐部,具有20世纪初的殖民地建筑特色。
石门校区
石门校区位于香港沙田区安睦街8号,建成于2006年总面积多达三万平方米。该校区有国际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
荃湾校区
荃湾校区位于荃湾区怡乐街2-12号,建成于2019年,净作业楼面面积为2700平方米。
赛马会创意校区
赛马会创意校园位于九龙塘联福道,采用垂直构造,占地7430平方米,新校园将成为具标志性的创意教育基地,以及全新的住宿学习社群,浸大音乐学院和创意媒体集群亦会进驻于此。2024年下半年将开放新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香港浸会大学自1956年成立以来培育超过158000名毕业生,其中不乏成功及专业人士,浸大学子在香港及世界各地发光发热并为浸大树立名声。校友会与大学一脉相承,多年来积极参与支持大学的各项活动及发展,透过参与校友会举办的不同文化,教育及联谊活动,从而进一步拉近距离,建立友谊和联系网络,互相支持。
科教界
政治界
文艺界
商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