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㼎儿是葫芦科马㼎儿属的攀缘或平卧草本。茎枝纤细,无毛有棱沟,卷须不分枝;叶柄细,叶片膜质,三角状卵形、卵状心形或载形,不分裂或有三到五浅裂,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雌雄同株,花萼宽钟形,花萼五齿,花冠有五裂,淡黄色,有极短的柔毛,花柱短;果实长圆形或狭卵形,成熟后橘红色或红色;花期4~7月;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葫芦科马㼎儿属的攀缘或平卧草本。块根薯状。茎枝纤细,有棱沟,无毛。卷须不分枝。叶柄细,长2.5-3.5cm,叶片膜质,多型,三角状卵形、卵状心形或戟形,不分裂或3-5浅裂,长3-5cm,宽2-4cm,上面深绿色,脉上极短的柔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先端渐尖或稀短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边缘微波状或有疏齿,脉掌状。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或稀2-3朵生于短的总状花序上,花序梗纤细,极短,花梗丝状,花萼宽钟形,花萼五齿,花冠5裂,淡黄色,有极短的柔毛,雄蕊3,2枚2室,1枚1室,有时全部2室;雌花在与雄花同一叶腋内单生或双生,子房狭卵形,有疣状凸起,花柱短,柱头3裂,退化雄蕊腺体状。果实长圆形或狭卵形,两端钝,外面无毛,长1-1.5cm,宽0.5-0.8cm,成熟后橘红色或红色。种子灰白色,卵形,基部稍变狭,边缘不明显。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马㼎儿常生于林中阴湿处及路旁、村边、田边及村边的灌丛中。
分布范围
马㼎儿广泛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各省区,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马㼎儿喜潮湿生境。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马㼎儿的块状根或全草都可入药,归肺、肝、脾经。其味甘、苦,性凉。具有解毒散结,消肿散结,祛痰利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疮疖肿,痰核瘰疬,流注,痔瘘脱肛,痔瘘,咽喉肿痛,痄腮,目赤黄疸,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毒蛇咬伤等症状。
药材性状
块根呈薯状,表面土黄色至棕黄色。切面粉白色至黄白色,粉性;质坚脆,易折断。茎纤细扭曲,暗绿色或灰白色,有细纵棱。卷须细丝状。单叶互生,皱缩,卷曲,多破碎,完整叶呈三角状卵形或心形,上表面绿色,密布灰白色小凸点,下表面灰绿色,叶脉明显。
药理价值
《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
《广东中药》:“味甘、淡,性凉。”
《贵州草药》:“(藤叶)性平,味微苦。”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凉。”
《生草药性备要》:“治酒顶,消小肠气发,敷恶疮,理蛇口闭。”“治瘫痪四肢无力。”
《植物名实图考》:“治鱼口便毒,为洗药。”
《广东中药》:“清肝热,去湿利水,主治湿火骨痛,睾丸肿大,孕鼠咬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拔毒,除痰散结。治痈疮疖肿,皮肤湿疹,咽喉肿痛,腮腺炎,尿路感染,结石,急性结膜炎,小儿疳积。”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外用治淋巴结核。”
《浙江药用植物志》:“消肿排脓。主治蜂窝组织炎。”
马㼎儿治痈疽疔疮,冻疮:(马㼎儿)干根研末,调茶油敷。(《泉州本草》)
马㼎儿治蜂窝组织炎:鲜(马㼎儿)全草、鲜旱莲草、鲜积雪草、鲜龙葵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马㼎儿治多发性脓肿:马㼎儿根、地耳草各等量。捣烂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马㼎儿治骨髓炎:马㼎儿根、山芝麻、蒲公英各9g,猪脚爪1只。炖烂,调酒少许,饭前服。(《福建药物志》)
马㼎儿治淋巴结核:马㼎儿根15g,夏枯草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马㼎儿治疝肿,湿火骨痛,皮肤湿疹:(马㼎儿)干根15-30g,水煎内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煮水外洗。(《广东中草药》)
马㼎儿治腮腺炎,喉炎,急性结膜炎:马㼎儿15-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马㼎儿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小儿疳积:马㼎儿根15-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马㼎儿治红斑狼疮:马㼎儿根15-18g,用水大半碗,煎煮片刻,每日服1-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马㼎儿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马㼎儿夏、秋季采收,挖块根,除去泥及细根,洗净,切厚片;茎叶切碎,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