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轩
中国武术运动员、导演
马中轩8岁习武,1974年入选山东省武术队。曾多次获得团体冠军和单项冠军(长拳、棍术、剑术、传统拳、双钩、对练);在省队期间,多次获得全国武术邀请赛、精英赛冠、亚军;是中国首批“武英级”(中国武术运动最高技术等级)运动员、中国武术七段。曾代表中国武术团出访美国德国瑞士哥伦比亚墨西哥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和教学。他凭借精湛的功夫和俊朗的外形,踏入影视圈,曾在《特攻队》、《卧虎藏龙》、《霍元甲》、《太极张三丰》等多部影片中摄演角色。
人物介绍
马中轩8岁习武,1974年入选山东省武术队。曾多次获得团体冠军和单项冠军(长拳、棍术、剑术、传统拳、双钩、对练);在省队期间,多次获得全国武术邀请赛、精英赛冠、亚军;是中国首批“武英级”(中国武术运动最高技术等级)运动员、中国武术七段。曾代表中国武术团出访美国德国瑞士哥伦比亚墨西哥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和教学。他凭借精湛的功夫和俊朗的外形,踏入影视圈,曾在《特攻队》、《卧虎藏龙》、《霍元甲》、《太极张三丰》等多部影片中摄演角色,并担任《卧虎藏龙》、《散打》、《雍正皇帝》、《李小龙传奇》等多部影视剧武术指导、武术导演。他还是当年享誉神州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总导演、总策划,在北京2008武术比赛中,他任体育展示经理,负责编排串场武术表演节目,多年来在不同领域为武术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关资料
无论在何领域,马中轩最钟爱、最关注还是武术这一“老本行”,来自各行业的丰富经验使得他对武术发展的认识和理念独特而又精准。他崇尚“大武术”理念,认为武术是一种文化,武术源于体育高于体育,武术发展仅仅靠抓竞技武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武术文化和武术艺术。武术不能做成小众群体的“阳春白雪”,而要切实地贴近大众,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武术影视是武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就是通过武术影视对武术有了初步了解,从而喜爱武术、走上习武之路的。“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武侠之风。”马中轩如是说。
马中轩是《李小龙传奇》武术导演,对于这样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功夫大剧,马中轩却并不十分满意。片子筹备时间不足两个月,准备工作做的不很充分,不然的话,将会更加精彩。李小龙是马中轩非常敬仰的一位功夫巨星兼武术家,李小龙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一生,尽管英年早逝,却如一颗流星闪耀世界武坛,让全世界认识、了解到中国功夫,将“kungfu”一词写入英文词典。为反映李小龙真实的人生历程,马中轩对片中李小龙的武打设计采用阶梯式手法,年少时的街头打斗、青年练习咏春拳阶段、成年创建截拳道时期的打斗都有所不同,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李小龙的成长经历。李小龙不仅是一位武术家,还是一位哲学家,他最初习练传统武术,通过实践认识到它的局限,海纳百川,将传统武术与西洋搏击完美结合,拓展了武术空间,将其直接化、简捷化、实用化,融入禅宗、道家思想与中西方哲学,创建全新武技——截拳道。为解读李小龙深邃的武学思想,马中轩对李小龙的台词反复锤炼,正因如此,《李小龙传奇》使观众深受启发、回味悠长。马中轩认为李小龙的摄演者陈国坤不仅外貌酷似李小龙,而且有着与李小龙相似的生活经历,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因而将李小龙演得有血有肉。片中有很多李小龙与世界各种武道交战的镜头,其精彩、真实的场面让观众记忆犹新,为此马中轩耗费了很多心血。他专门研究了空手道泰拳、柔术等众多武技的技、理、战术。比如他曾在位于佛山的国家空手道训练基地观摩两周,对空手道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诞生了片中李小龙与空手道高手的精彩打斗场景。《李小龙传奇》的最大成功就在于真实反应李小龙武学探索的一生,将武术动作与武学思想完美融合。
时代在发展,武术同样要与时俱进,多年来,武术大多处于“自娱自乐”的境地,得不到大众的认可和参与,马中轩认为最大瓶颈在于包装和表现形式太土气,“武术发展要做到两个词,‘国际化’和‘中国元素’。”他高度概括了自己的观点。武术只有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方能高速发展,但照搬国外一样是行不通的。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一定要保持优秀传统,不能做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功夫影视是武术艺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多数武打演员的武术功底和素质却不容乐观,没有武术功底的演员做动作与功底深厚的有天壤之别,除了武功之外,演技、素质也非常重要,高素质的演员方能潜移默化地展现出人物的气质。因而武术影视的发展,挖掘、培养一批高素质演员势在必行。
影视作品
导演作品
动作导演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电视剧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1972年 山东省菏泽市武术比赛棍术第一名,长拳第一名;1973年 山东省菏泽地区武术比赛长拳第一名,棍术第一名,地躺拳第一名,团体第一名;
1974年 山东武术比赛棍术第一名,长拳第一名;
1978年 山东省综合运动会武术比赛个人全能第一名,棍术第一名,对练第一名,长拳第一名;
1980年 中国全国武术邀请赛棍术第四名,长拳第五名;
1982年 中国全国武术精英赛醉拳第一名;
1984年 中国(烟台)全国武术邀请赛个人全能第一名,棍术第一名,双钩第一名,对练第一名,剑术第一名,通臂拳第一名,长拳第一名;
1984-88年 荣获中国全国武术锦标赛冠亚军共9枚奖牌。
1985年获中国首批“武英级”(中国武术运动最高技术等级)运动员称号,并被评为中国武术七段称号。曾代表中国武术团出访美国、德国、瑞士 、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秘鲁、日 本、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和教学;
1991年至今,任中国武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并多次应邀出国教学,辅导美国、日本、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来华学生。其辅导的澳门学生曾获世界武术锦标赛刀术亚军。多次组织全国太极拳、剑术教学培训工作;
专业著作
《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
《全国武术馆校教材》
《武术段位制》
赛事作品
专业赛事
《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 总导演、总策划《中国跤王争霸赛》  总导演、总策划
中国武术散打超级联赛》 总导演、总策划
商业赛事
《中美武术散打对抗赛》  总导演、总策划
《中日武术散打对抗赛》  总导演、总策划
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  总导演、总策划
《世界杯武术散打争霸赛》 总导演、总策划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11:12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