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允刚,字雨峰,号见一。
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县)人,
乾隆戊申举人,喜爱书法,性格刚毅果决。
嘉庆十六年(1811)升任定远厅第八任同知。十七年(1812)在厅城东门内创建班城书院,马常为书生讲学,立教素严。十九年(1814),马募捐筹买城东平溪山(上至庵垭梁顶,下至山脚),禁止耕种,植树造林,固土保城。二十四年(1819)力请分设厅学。
道光元年(1821)奉旨允行由西乡县分设儒学训导一员,分拨廪膳生员,增广生员各四名,岁科试附学生员额八名,结束了定远文武童生再去西乡合考的局面。
“王军门碑”是清
嘉庆五年,沔县政府为了表彰固原
提督王文雄为朝廷尽职尽忠而立的庙碑。
清朝人习惯称“提督”为“军门”。嘉庆四年,王文雄随陕甘总督松筠进驻沔县,抵御白莲教起义,后战殒于西乡。沔县官府为了旌表在与白莲教作战殒命的三位将领,在马公祠西建三公(韩嘉业、王文雄、鲍贵)祠。
碑文是清沔县
知县马允刚于嘉庆五年撰写并书丹的。《沔县志》载:“
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崇正学,毁淫祠,性刚介不可挠以私,军兴时结寨团勇,屹然为一方保障”。
马允刚给沔县武侯墓、祠,马超墓、祠撰写了许多诗文、匾联。诗合格律,文气磅礴,联对精工,且书体飘逸,洒脱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