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
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是2011年4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枬森。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在“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指导下,落实到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的构建上。
内容简介
构建的具体过程是首先以明确的对象、适当的组成部分、真实的内容和严密的结构等四项要求来分析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是非得失,然后合弃其失误或过时之处,保留其科学成分,并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包括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和哲学研究的新成就,构建一个符合上述四项要求的新的哲学体系。其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个整体——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五个部门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人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其中,世界观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包括实践观,人学包括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是一部带有重大理论突破价值的学术著作,融汇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坚持、发展与创新的统一。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史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西方哲学的形态演进与思维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道统序列”与思维特征
第四节 哲学的当代命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意义与科学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变革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一般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是非得失
第四节 怎样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第二篇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无限的物质世界与有限的现实世界
第四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
作者简介
黄枬森,1921年11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42年进入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45年转入哲学系学习。抗战胜利各校复员后,于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48年毕业后进入哲学系作研究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始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离休。1981—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82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1996年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3—200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1990年始任《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1991年始任北京大学人学研冤中心主任,1998年始任邓小平理论研冤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8:2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