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正
安徽省烈士
马克正(1920——1949),原籍安徽省怀远县,1941年5月,马率部加入由李兆麟将军担任总指挥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同年11月,奉命去苏联参加野营训练。1949年1月8日,在解放天津的平津战役中,因扫雷时触雷不幸牺牲。解放后,天津人民为马克正修建了烈士陵墓,以表彰其功绩。
人物生平
马克正(1920——1949),原籍安徽省怀远县,家境贫寒。马克正5岁时,父亲即背井离乡只身闯关东谋生,家庭生活靠母亲为人做针线活、浆洗衣服维持。1931年6月,11岁的马克正随母亲及姐弟来黑龙江省汤原县鹤立镇投靠父亲。同年入鹤立镇高等小学就读。马性格刚强坚毅,富于正义感。“九·一八”事变爆发,对日本军国主义奴役压榨中国人民的行为十分愤恨,萌生救国的决心。1936年,中共党员陈芳钧介绍马进入桦川县中学读书。在中学地下党组织的培养下,他思想进步很快,爱国主义思想得以升华,决心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中共佳木斯市委为配合东北抗日联军的对敌斗争,决定派马打入梧桐河金矿局,策动矿警和工人起义。年仅17岁的马克正义无反顾,勇敢地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他借助在金矿局任高级职员的族亲马仿潜之力进入金矿局,以职员(练习生)身份做掩护,沉着机智地与敌周旋,大胆开展工作。随后,市委通过马克正的关系,派中共党员陈芳钧打入金矿局。他俩一道在矿警中广交朋友,利用多数矿警对日伪反动统治不满的情绪,因势利导,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耐心细致地启发矿警的阶级觉悟和爱国热情,争取了大部分矿警和一批矿工,掌握了矿井队,控制了要害部位。武装起义条件准备成熟后,同年7月29日凌晨2时,马克正、陈芳钧率矿警队起义。在抗联第六军的接应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击毙矿警队长吴子文等顽固分子,取得武装起义的胜利。矿警和矿工90余人,携带枪支弹药和大批粮食、衣物加入抗联部队。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日伪统治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三江地区人民的抗日斗志。
此后,马克正与陈芳钧率领起义队伍,在兴山、萝北—带进行抗日游击战争。他以自己家和兴山德泰和药店为联络点,保持同中共佳木斯市委和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联系,及时汇报情况,接受指示。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协助中共地下组织开展工作,掩护革命同志,保卫党组织安全。1941年5月,马率部加入由李兆麟将军担任总指挥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同年11月,奉命去苏联参加野营训练。1945年,同进军东北打击日军的苏联红军—道来此,参加收复东北消灭日伪残余势力的斗争。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正先后担任哈东军分区副司令员、松江军区—分区司令员、参谋长、东北军区独立第七师一团副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四五四团副团长等职。1949年1月8日,在解放天津的平津战役中,因扫雷时触雷不幸牺牲。解放后,天津人民为马克正修建了烈士陵墓,以表彰其功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4 10:0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