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重机枪(英文:Maxim machine gun,简称:Maxim gun)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的以
火药燃气为能源的
自动武器,该枪为英籍海勒姆·史蒂文斯·
马克沁(Hiram Stevens Maxim)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
专利。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19世纪80年代,世界战场上的士兵使用的枪械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被击毙了。作战的实际需求引起各个军事强国的主意,新型速射的试制提上日程。
1840年2月5日,马克沁出生在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市阿伯特·罗挝村的一个普通贫寒的家庭,为了赚钱补贴家用,14岁的马克沁跟着一位马车制造商做学徒,同时还要到别的工厂里打工。马克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对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克沁自己动手发明过一种自动捕鼠工具,还对气体照明灯进行了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马克沁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先后发明出照明用煤气发生器、机车车头灯等产品,获得了200多项发明专利。
1882年在公司倒闭后,马克沁离开美国去英国。他了解到欧洲人对速射武器感兴趣,便开始投入自动武器研制工作之中。
研制历程
1882年,马克沁通过自学而成为知名的发明家后,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马克沁观察到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该种能量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马克沁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1883年,马克沁首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
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
1884年,马克沁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
1916年11月,自动武器的缔造者马克沁以76岁的高龄在英国斯特雷瑟姆去世。去世时,他既有英国国籍,又被赐封了英国皇室的爵位,可见人们对马克沁机枪的敬畏之情。
技术特点
连发原理
马克沁重机枪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
自动机枪,该枪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19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
马克沁重机枪第一次运用了复进簧、抛壳系统、弹带供弹机构、加速机构的枪械,凭借火药燃气作为动力,只需扣动扳机就能完成供弹、击发、抛壳等一系列动作。马克沁发明的火药气体能量自动射击三大基本原理,而今仍被枪械研制者广泛学习运用。
附件特点
为了保证有足够子弹满足这种快速发射的需要,马克沁发明了帆布子弹带,带长6.4米,容量333发。弹带端还有锁扣装置,可以连接更多子弹带,以便长时间地发射。
马克沁重机枪是水冷式机枪,只要冷却水筒中有水,枪管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在射击时,枪管两端会漏一些水;所用的冷却水也不是循环的,射击前装满,作战时随时要往冷却水筒中加水。实际射击时,要打上二、三个弹带,才会有蒸汽泄出。
后续改进
马克沁在原有机枪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后来被广泛应用的
油压缓冲器,使机枪可以单发、或10发20发点射、或调节到100发/分钟的射速。马克沁甚至设想在枪上加一种机构,使机枪在手指离开扳机后仍能继续射击,直到弹带上的子弹打完,因而机枪手在阵亡后仍能做到机枪持续射击到子弹打完。
1891年,马克沁又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导气式自动步枪。
1896年,以马克沁的名字命名的机枪后坐式
自动手枪问世。从此,自动武器的发展大门打开,“马克沁”成了机枪和自动武器的代名词。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中国仿制
马克沁重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又译马克西姆)于1884年研制出的世界最早的重机枪。中国晚清时称其为“赛电枪”。马克沁重机枪获得成功后,许多国家纷纷进行仿制和改进。当时在中国的马克沁重机枪除德国原产品外,还有两种马克沁的变形,一种是英国的维克斯7.7毫米机枪,一种是俄国的索科洛夫7.62毫米机枪,前者冷却水筒表面带有横向棱槽,采用特殊的笼状枪口消焰器,后者则改用双轮式枪架并带有护盾。马克沁是旧中国最普及的制式机枪,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
金陵兵工厂就仿造出了中国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宣统二年(1910年)秋,
四川机器局也制造成功4挺马克沁重机枪。1914年
金陵制造局又成功仿制德国的七九马克沁重机枪,并取名叫“华宁”,并生产了300挺。1915年大沽造船厂依照获得的新式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开始仿制。并于1916年仿制成功,受到海军部嘉奖。先后有10余个厂家仿造过,多数仿自M1899及M1908/15,结构大同小异,
巩县兵工厂还仿造过俄式轮架马克沁。当时最新式的是金陵兵工厂根据M1908/15改进的二十四年式,特征是消焰器后的圆形遮光片。
实战运用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的是德国,当时,德国陆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超过12500挺。1916年7月在索姆河战役,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MG08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千米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使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马克沁机枪的杀伤力和残酷致死达到了顶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法国平均每个步兵师装备机枪684挺(包括轻机枪576挺)、英国400挺(包括轻机枪336挺)、德国324挺(包括轻机枪216挺),大大超过了战争爆发时每个师只有24挺机枪的数字。而机枪在战争的暴发户美国发展最快,从战前的每个师18挺发展到1000挺(包括轻机枪775挺)。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重机枪已不算先进,但仍然还有部队用于作战。德军一线部队由于步坦协同的需要开发了
MG34通用机枪和
MG42通用机枪,但MG08式马克沁机枪仍然在德军二线部队中服役。
1935年(即民国24年)中国金陵兵工厂仿制成功并正式推出德国7.92毫米08式马克沁重机枪,列为国民党军队的装备,定为“二四式重机枪”(又称:民24式重机枪)。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中的“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中,有的是人民解放军缴获国民党军队的,有的是解放后解放军兵工厂利用接收的设备制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24式重机枪”仍在中国民兵中广泛使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退役。
总体评价
马克沁重机枪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连主要的重武器,给敌人造成了重大伤亡。但是由于该枪比较笨重,运动战中对战士体能消耗较大,阵地战中位置固定,常常受到敌军重点打击,再加上在冬季作战,水冷装置极为不便,一线战士意见很大。后来,陆续退出了一线部队。(中国军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