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穆斯
基督教修道士
马克西穆斯(St.Maximus the Confessor,约580-662):即忏悔者圣马克西穆斯,亦被称为神学家马克西穆斯或者君士坦丁堡的马克西穆斯。他是基督教修道士、神学家、学者。
人物简介
他曾做过政府文员,还做过拜占庭国王赫拉克略(Heraclius)的国事秘书。后来,他选择捐弃俗世的政治生活进入修道院。他在迦太基研读了许多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学者。在当时基督一志还是二志的神学争论中,马克西穆斯支持迦克墩会议的决定,认为基督具有完整的人性和神性(二志论)。他后来被支持一志论的东罗马皇帝流放,不久后即因此去世。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基督一志论视为异端,支持了马克西穆斯的观点,并给他封圣。他的瞻礼日期8月13日和8月21日。忏悔者的称号意思是说他因坚守基督教信仰而受苦,但是并不是直接殉道。
早期生活
马克西穆斯生于巴勒斯坦,但他很有可能出生在君士坦丁堡。因为他曾做过赫拉克略的国事秘书,所以人们推断他出生于拜占庭的贵族家庭。他后来到克利索波利斯(Chrysopolis)的腓利皮克斯(Philippicus)(今天土耳其的Uskudar)修道,并成为该修道院院长。“不身体力行之道即是魔道”(Theology without practice is the theology of demons)(这是他最广为人知的名言)
后来萨珊(Sassanid)王国占领安纳托利亚(Anatolia),马克西穆斯被迫逃到迦太基的一个修道院。在那里,他师从圣索福罗纽(St. Sophronius),开始攻读格里高利(Gregory of Nazianzus)和狄奥尼修斯(Pseudo-Dionysius, Areopagite)的著作。
神学争论
马克西穆斯在迦太基的时候,神学界就爆发了耶稣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是如何作用的争论,即关于一志论(Monothelitism)的神学争论。这个争论早在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就开始,在接下来451年的迦克墩会议得到了激化。一志论其实就是为了调和迦克墩会议中被视为异端的基督论,一志论者接受迦克墩会议中关于基督两性的定义,但是,他们宣称基督虽有人性,但是没有主动决定的自由意志,基督的人性只不过是执行神性的决定。
一志论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塞吉阿斯一世(Patriarch Sergius I of Constantinople)所发起,支持这个论点的还有马克西穆斯的朋友皮勒斯(Pyrrhus),他后来接替马克西穆斯当了克利索波利斯修道院院长。塞吉阿斯于638年去世,皮勒斯继位,但是不久即因政治原因被罢免。在皮勒斯被罢免后,马克西穆斯和他在一志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场公开的辩论。北非的众多主教见证了这场辩论,结果是马克西穆斯获胜,皮勒斯承认一志论的错误。645年,马克西穆斯陪同皮勒斯到罗马。赫拉克略死后,君士坦斯二世继位,皮勒斯回到君士坦丁堡,并且宣称回到一志论的立场。而马克西穆斯可能留在了罗马,因为他出席了教皇马丁一世(Saint Martin I)在罗马拉特郎圣殿(Lateran Basilica)召集的拉特朗地方教务会议(the lateran Council,649),这次会议定基督一志论为异端。君士坦斯二世支持一志论,他下令逮捕教皇马丁和马克西穆斯,教皇未经审判而被定罪,随后去世。
审判和流放
因为拒绝接受一志论,658年,马克西穆斯被带到君士坦丁堡作为异端接受审判。马克西穆斯被判四年流放。662年,马克西穆斯重新接受审判,再一次被定为异端。随后,他被割去舌头,这样他不能再发表异端的言论;并被砍去右手,这样他就不能撰写异端的观点。马克西穆斯被流放到拉齐卡(Lazica)或者科尔启斯(Colchis)(这两地都在今日的格鲁吉亚),随后不久他即去世(662年八月13日)。亚那他修(Anastasius Bibliothecarius)记录了马克西穆斯受审的情况。
昭雪和封圣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即第六次大公会议,680-681)宣布教皇马丁一世和马克西穆斯的观点是正确的,即基督同时拥有神性和人性,同时宣布一志论为异端。马克西穆斯在他死后很短的时间内即被封圣,对他的神学观点的昭雪让他在随后的整整一代人中十分流行,同时流行的还有关于发生在他坟墓上的神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4 09:17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早期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