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女,195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神经生理和药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药理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1978年2月—1982年1月,就读于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月—1984年12月,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得免疫学硕士学位。
1984年12月—1986年4月,回到沈阳药学院制药系任教,从事微生物学教学工作。
1986年4月—1990年12月,被教育部选派赴美深造,就读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993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年—1995年,在拜耳公司制药部拜耳研究中心从事药物研究工作。
1995年12月,担任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
2003年,获得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跟踪计划”资助。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2年6月28日,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青、创新群体项目评审专家名单。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马兰发现成瘾性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新途径和β-抑制蛋白的核信使功能;揭示成瘾渴求强化和药物成瘾的跨代遗传现象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系统阐述阿片受体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发现GRK作用的新模式及其调控记忆的机制;提出记忆提取-消退的受体偏向性信号通路假说和消除成瘾相关记忆的新策略。
2024年,复旦大学刘星教授、马兰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小鼠脑内基底外侧杏仁核神经元,通过连接左右两侧脑半球的前连合投射到对侧脑半球的伏隔核,这一跨脑半球神经环路与同侧神经环路的功能相反,介导恐惧、厌恶类负性情绪及逃避行为的产生。这一发现以《杏仁核至对侧脑半球伏隔核神经环路编码负性情绪效价》为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根据2021年4月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网站显示,马兰先后在《细胞(
Cell)》《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SCI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截至2019年11月,马兰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截至2019年11月,马兰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人才培养
马兰认为:做自然科学就是探索一个真理,只要你用心做,就能做好的。
马兰认为:“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马兰建议:“要创新管理理念,重视和发挥战略科学家和领域科学家的作用,尽快明确和建立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机制,制定相应工作程序,推动科学立项和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2002年,马兰指导博士生郭骏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截至2019年11月,马兰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选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马兰的工作推动了中国药物成瘾机制和信号转导研究的发展。(
何梁何利基金评)
马兰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篇篇不断解开毒瘾“密码”的论文,站在了学术研究的国际顶峰。(《
新民晚报》评)
马兰放弃美国绿卡全职回国工作,她从事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卓著,在脑科学和精神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突出成绩。她教书育人,为祖国医学事业和医学人才培养做出杰出贡献。她作为教育系统的杰出代表,在自己的教学科研岗位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以过人的毅力,超人的才智,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敢于攻关,永攀高峰,不怕艰难险阻,不向困难低头,不讲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
复旦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