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位于天津市
河北区民族路与自由道交汇处,形成于清光绪三十四至民国五年(1908~1916年),为原意大利租界建筑群。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6月,意大利公使嘎里纳与天津海关道唐绍仪签订协议,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历时八年建成马可波罗广场意式花园别墅住宅建筑群。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西南面民族路46号楼、自由道25号楼建成。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在马可·波罗广场中心建和平女神雕塑。
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平女神雕塑被毁。
2000年前后,重新复建的石柱顶部的铜雕被改塑成手持橄榄枝、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像。
1984年,天津开展了“保护小洋楼”工作,抢救、保护了一大批风貌建筑,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作为标志性建筑之一,得到了修缮。后经1999年、2002年等多次修复,马可波罗广场逐渐恢复原貌。
建筑格局
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南临海河,北到京山铁路,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包括
马可·波罗广场旧址、马可·波罗广场西南面楼(民族路46号、自由道25号)、马可·波罗广场西北面楼(民族路40号、42号、自由道40号)以及马可·波罗广场东北面楼(自由道38号)。
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建筑为砖木结构,均为二层,带半地下室,其计6栋。每栋建筑占地分别在1至2亩之间、建筑面积300至500平方米之间、房间12至19间不等,当初分别以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命名,也俗称女神别墅。该建筑群分三组,围绕圆形的马可波罗广场而建。各栋建筑格局基本一致,一层是起居室、客厅;二层为卧室、卫生间等。其主要区别在于塔楼的平顶凉亭,有平拱圆拱、尖拱之别。
主要建筑
和平女神雕塑
和平女神雕塑位于马可·波罗广场中心,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而建,由意大利雕塑家朱塞佩·博尼设计,建成后由意大利途经上海运至天津。雕塑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科林斯式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其中基座上部装饰了4个人物雕像,下设有喷水口,可向四面喷水。柱基外圈是一个直径10米的喷水池,设有3组不同高度的喷泉,交叉的水花形成独特的景观。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
广场西南面楼
马可·波罗广场西南面楼位于民族路46号、自由道25号,两楼形制相似,均为砖木结构二层带地下室,局部三层。平顶出,上筑瓶式围栏,设正门和侧门。二层有露天阳台,上筑方形平顶塔楼、瓶式围栏,爱奥尼克柱支撑。窗口上部与檐下以浮雕花饰点级。楼前有草坪、假山和花坊等。
广场西北面楼
马可·波罗广场西北面楼位于民族路40号、42号、自由道40号,两楼造型基本相同,均属意大利风格的砖木结构二层楼,带半地下室。平面为方形,平顶出,上筑瓶式围栏。设正门和侧门,扇形门厅,爱奥尼克柱支撑。楼顶筑尖拱券式凉亭。
历史文化
马可•波罗广场
马可·波罗广场是随20世纪初天津意租界的规划开辟而形成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华北,意军占领了天津海河东北岸一片低洼地,当时河岸边是大片“盐坨”地(储盐场地),意大利政府便任命海军陆战队军官费洛悌负责整个意租界的开发。在意租界规划建设过程中,因租借地地势低洼,费洛悌先利用有限经费取土垫地,增高地势,并在租界内建造具有独特性和文化性的西式建筑。同时为了纪念东罗马帝国的摄政王奥利,修建了这个城市广场。所以,该广场最早叫奥利广场,后来以中意两国有密切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便一直叫作马可波罗广场。
文物价值
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涵盖哥特、罗马、巴洛克等建筑特色,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位于天津市
河北区民族路与自由道交汇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马可·波罗广场建筑群,路程约2.1千米,用时约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