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马大录巷,
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马大录巷,民国《吴县志》并注;“(在)高师巷南。”《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均标马大录巷,《吴县图》、《苏州图》均标马大箓巷。
王謇疑马大录或指宋代马光祖,本巷与之有关。
该处南宋时期是马光祖居住地。马光祖曾官居浙西安抚史,苏州正是治所,后来马官至同知枢密院,可谓朝廷重臣。马任浙西安抚史(相当于副省级)时,江南一带闹灾荒,民无食粮,一时群情汹汹,偏偏当时荣王府内囤积了大量粮食。这个荣王是
宋理宗(南宋第五代皇帝)赵盷(原名赵与莒)的亲弟弟
赵与芮,权势熏天。马光祖为了救灾,就亲自上王府陈说利害关系,说服荣王放粮救灾。马光祖不仅关心百姓生计,也多以礼待士,因此在民间口碑极好,后人就把他家所在的巷取名马大录巷,以示纪念。马是姓氏,而大录,是总录、统领、统管的意思(汉代时大录还是光禄卿的别称)。因此大录虽不是指具体官职,但显然是一种尊称(也有传说,巷内曾住过一位有名的道士,他姓马名大录,故名。但是此说未见诸文字,只是一些人口耳相传而已)。
“马大箓巷”,苏州话念作“马达(搭)头巷”,“大”念作达(搭),“箓”念作“头”,四个字读别了两个字,其原因长期无人知晓。据考证,箓与录应当同音,但录(繁体字写作録)是常用字,加了竹字头成了箓(籙),识的人就少多了(汉字用箓字组合的词汇极少,无非道士等有“符箓”之类的用法),但为什么苏州就念作“头”呢?可能这要从1940年的时代环境寻找缘由。1940年,苏州处在日军占据下,《吴县城厢图》是由日伪江苏建设厅技术室印制,用日语念“马大箓巷”,发音为Ma dai laku kou,怪怪的,念得快了,音近“马达(搭)头巷”,“马达”,电动机的音译词,当时很流行,而苏州话又有“话搭头”一词(话搭头,相当于北方言的“口头禅”),或许就是发音相近,“马达(搭)头巷”就逐渐念顺了。(不过这大约是指1940年后的念法,1940年以前,马大录巷念作什么呢,没有记录,更没有录音机,真的无人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