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庄村位于凤翔区城东南,全村708户,2646口人,劳动力900人,耕地面积3442亩,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2003年,全村
工农业总产值108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6元,是省级小康示范村和文明村。
经济概况
走进马家庄村,第一眼看到的是该村2003年“勤劳致富光荣榜”:李引祥,全家5口人,总收入46700元,除去费用纯收入35300元,人均7060元;张全会,全家4口人,总收入44400元,除去费用纯收入42433元,人均10608元;杨多怀,全家6口人,总收入92340元,除去费用纯收入63340元,人均10556元……
在村委会办公室,厚厚的农民收入调查统计表告诉我们:199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元,1994年1258元,1995年1525元,1996年1680元……2003年2516元。1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连年保持100元以上,年均增速9.6%。
带着些许疑惑,通过深入调查,马家庄村农民“增收致富图”清晰地展现出来——户均1.5头、总数1000头的奶牛在村庄里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年奶畜总收入700多万元、人均1200元,群众戏说奶牛是“淌银的产业”;以辣椒为主的多经生产形势喜人,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收入200万元、人均729元;5户企业、60多个加工专业户,年总产值7000多万元,并使全村1/3的劳动力变成了工人;200多人长年在外打工,人均年收入最少的也有5000元。“奶牛+辣椒+工资”“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形式。
从一组组耀眼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一条条宽阔的增收通道。
增收通道
产业增收
改革开放初期,马家庄人一方面发展立体农业、
间作套种、建设双千田、吨粮田,另一方面,利用丰富的粮食资源加工淀粉,制作
粉条、粉面,又用
淀粉水和粉渣发展生猪饲养,走出了“种粮+淀粉加工+养猪”的
循环经济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该村群众瞅准市场,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办起辣椒合作社,全村辣椒面积由原来的200亩,迅速扩展到2000亩,辣椒成为增收的主增长源;进入九十年代,奶畜产业一跃成为农民增收的台柱子。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产业化直接增加的收入占到了55%。
工业增收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该村抓住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立足本村优势,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先后建起了淀粉厂、机砖厂、建筑公司、电器厂、乳品厂等企业,一方面消化了原粮,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空间,使剩余劳动力得以安置。2003年,全村工业总产值达到7254万元,是农业总产值的6倍多。8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年转化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直接增加农民
工资性收入100万元左右。
经营增收
在工业生产的带动下,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大户带动等措施,他们发展辣椒、粉条、豆腐、木器等加工专业户60多户,发展商贸、餐饮、修理、机械加工、医疗、汽车美容、建筑机械租赁和农资经销经营专业户140多家,激活了第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200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3%。
劳务增收
马家庄村地平水浅,毗邻县城,全村近200人闲余时间早出晚归,在本村、邻村或县城打零工。每年新生劳动力大多数都上新疆、北京、广东、西安等地长年务工,总数230余人,年创经济收入130多万元,人均500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
马家庄村的实践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启示
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内部大有潜力。对粮食主产区而言,农业本身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关键要紧跟市场,调优结构。马家庄村发展辣椒、畜牧实现增收的实践表明,农业本身蕴含着较大的增收空间和潜力,要使潜力变成生产力,一要找准实际和市场的结合点,确定一个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二要摸准市场脉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什么赚钱发展什么,实现效益最大化;三要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特色”,提高竞争力;四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规避市场风险。
增加农民收入,“产业化+工业化”是根本出路。推进产业化,关键要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通过嫁接改造、扶持服务、引进新建做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依靠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民进入市场,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要通过开放引进,大力发展各类企业,壮大非公经济和二、三产业,形成大大小小的企业群,增加农民
工资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