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很成熟,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陶器绝大多数是红陶,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许多泥质细陶的口沿、外壁满绘花纹,有的器物内壁也绘彩。作炊器用的夹砂陶也有彩画,这是其他原始文化陶器少有的现象。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发展为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050年,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以陇西平原为中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西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到甘南山地和四川北部。
马家窑文化时间跨度1000多年,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小坪子、半山、马厂5种类型,即5个时期,以马家窑、半山和马厂3期为主。马家窑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900年,陶器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以彩陶最具代表性。彩陶的底色呈橙黄色,少数呈橘红色,大多用单一的黑彩描绘,笔道比较粗,但柔和匀称,以长短线和弧线构成的几何图案为主。纹饰繁密,题材多样化,有垂幢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多层三角纹、锯齿纹、桃形纹和草叶纹等。器物有碗、盆、瓶、罐、钵等,,动物纹样有鸟纹、鱼纹、蛙纹、蝌蚪纹,还有人面形象。作盛器用的大型罐、瓮、甑等和炊器,画彩较少或不上彩。各类陶器都是手制,广泛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经过精细的修刮和打磨,焙烧工艺高超,陶器质量普遍比较好。马家窑类型晚期,彩陶花纹笔道粗犷,在器物肩、腹部分构图很饱满,以大漩涡纹和弧度很大的锯齿纹为主题花纹,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有人将这个特点的文化遗址单独划出一个时期,即小坪子期,以兰州市郊陆家沟的小坪子遗址命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至的2650年。半山类型年代为公元前2605至前2350年。这个时期的彩陶上用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案。半山彩陶图案比马家窑复杂,在陶器上所占面积大,从口沿到器物最圆鼓的下腹部位都画彩。最常见的图案有水波纹、漩涡纹、葫芦纹、菱形
网纹、平行带纹、棋盘格纹、蛙纹和附加堆纹,有的夹砂陶是白色陶泥制作的白陶。马厂类型的年代为公元前2350至前2050年前后。一些泥质陶器上施一层红色陶衣,用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圆圈纹、螺旋纹、变体蛙纹、波折纹等。也有用黑色或红色单色线条画出波折纹、菱形纹、编织纹和变体蛀纹等。马厂彩陶工艺熟练,但渐趋简单化,很多器物图案单调而疏朗,接近齐家文化。它表明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是独立形成、独自发展的。通过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逐渐向西发展,形成马家窑文化这—地方性文化。彩陶也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为光辉的青铜文化所代替。
马家窑文化陶器的主要特征是手制,采用
泥条盘筑法;以彩陶最具代表性。彩陶的底色呈橙黄色,少数呈橘红色,大多用单一的黑彩描绘,笔道比较粗,但柔和匀称。纹饰繁密,题材多样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人物舞蹈纹,动物形纹,有蛙纹、鱼纹、蝌蚪纹、鸟纹等;而几何形纹则有波浪纹、垂勾纹、漩涡纹、三角纹、圆点纹、葫芦形纹、平行条纹、网状纹等。器物种类有碗、盆、钵、瓶、壶、罐、瓮和带嘴锅等。盆、钵的腹部较浅,口沿齐平或稍外卷。壶、瓶则多细颈宽肩。尖底瓶呈喇叭口,器表往往彩绘。瓮则敛口高体,一般亦彩绘。还有一种上部为泥质彩绘,下部为夹砂质饰绳纹的器物。
2024年11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共同赏鉴境外归还文物。马塔雷拉向习近平介绍了意方向中方返还的在其国内文物市场缴获的流失文物代表——马家窑文化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