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庆春路210号。占地面积17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6.2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
历史沿革
1999年5月14日,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向浙江省政府报告,要求将杭州庆春路马寅初旧居建为马寅初纪念馆。同年8月2日,复向浙江省文物局报告要求筹建马寅初纪念馆;同年8月8日,浙江省文物局批复同意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筹建马寅初纪念馆。
2000年7月27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建马寅初纪念馆;同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批复同意在杭州市庆春路210号马寅初旧居建立马寅初纪念馆。
2003年3月,马寅初纪念馆筹建办公室成立,并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同年6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对马寅初旧居进行修缮。
2004年6月,马寅初纪念馆筹建完成;同年9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马寅初纪念馆占地面积17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6.2平方米。
展厅
《民族瑰宝一马寅初》,共分十个部分:“负笈四洋”“民族卫士”“民主斗士”“走向光明”“共商国是”“一代宗师”“人口宏论”“坚持真理”“著作等身”“光耀人间”等,介绍马寅初的生平和学术贡献。一楼序厅由纪念馆筹建办邀请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王卓予教授,精心设计制作了马寅初晚年读书的青铜坐像。一楼的两个展厅主要展示马寅初生平、学术贡献,还有一些重要文献和史料;二楼布置了马寅初的书房、卧室,陈列马寅初生前的生活用品。馆内还设有2套多媒体,观众可以点击观看。
马寅初纪念馆在旧居二楼专门布置了一间展厅,以“基本国策”“光辉历程”“人口发展”三个版面介绍中国人口政策、浙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及人口发展趋势。并另设一块展版对浙江省马寅初基金会作简单介绍。
馆藏文物
截至2019年末,马寅初纪念馆馆藏文物有871件(套)。
马寅初纪念馆重要藏品有马寅初先生逝世时拓下的石膏面模、遗体告别会上的签到簿、马寅初学习俄文的笔记等。
马寅初纪念馆对于收集的各类史料、实物,均登记造册,列入馆藏,有的复制后展出。对于重要的一些文物由省文物鉴定部门专家鉴定。各类文物和有关史料均已造册分类管理。
文化活动
马寅初纪念馆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9所在杭大专院校签订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协议。每逢暑假,纪念馆与学校合作,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实习生。大学生们自己也策划活动方案,在校园布展、上街进行调查、写作小论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2007年6月,马寅初纪念馆联合8所大专院校开展了“弘扬马老精神携手共创和谐”的广场主题活动,自编自演节目,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2004年9月,马寅初纪念馆开馆后,即开始编辑出版《马寅初纪念馆专刊》,刊名由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题写,基本上每2月出版一期,共出版24期。
马寅初纪念馆工作人员撰写的介绍马寅初和纪念馆的文章刊登在《浙江文物》《
炎黄春秋》《苏州大学》等刊物上。《新人口论五十年祭》一文入选《2007年度随笔》一书。
所获荣誉
2005年6月,马寅初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理论宣传教育基地”。
2006年2月,全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授予马寅初纪念馆“全国人口工作先进集体”。同年纪念馆又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命名为首批15个“浙江省生育文化园区”之一。
2006年2月9日,民政部授予马寅初纪念馆“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6月,入选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
机构设置
马寅初纪念馆为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马寅初旧居修缮和纪念馆建馆经费得到省财政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馆后的日常经费由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筹集、划拨。
马寅初纪念馆一楼和二楼展厅都摆放了座椅、沙发供观众休息,纪念馆工作人员主动免费为观众讲解。
参观信息
马寅初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拱墅区庆春路210号。
9:00—16:30,法定节假日闭馆。
免费参观。
在杭州东站上车,乘坐8028路公交车到武林广场南站下,步行1.7千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