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马尔塞
西班牙作家
胡安·马尔塞(1933年1月8日-2020年7月18日),男,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西班牙作家,1961和1962年相继出版长篇小说《仅被一种玩物所困住》和《月亮的这副面孔》。
人物生平
1933年,马尔塞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父将其弃养在加泰罗尼亚农民一家,此真相,马尔塞在七十余岁才从传记作者何塞普·马里亚·昆卡(Josep Maria Cuenca)口中得知。马尔塞在十三岁时便辍学,去杂货店务工,并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1958年,马尔塞曾在西班牙在北非的飞地服兵役,后来在巴黎的巴斯德实验室打工。
1962年,马尔塞回国,一度成为地下的共产党员,但没有维系很久。
1961和1962年相继出版长篇小说《仅被一种玩物所困住》和《月亮的这副面孔》,两部作品的主题都是表现这一代年轻人在一个无法实现自我的社会里所遭受的失败。
1966年出版的《与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几个下午》是其代表作。
1966年出版的《与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几个下午》是其代表作。还著有长篇小说《蒙特塞表妹不太光彩的故事》(1970)、《穿着金色短裤的女孩》(1978)、《总有一天我将回来》(1982)、《上海梦幻》(1993)、《小蜥蜴的尾巴》(2000)以及《洛丽塔俱乐部的爱情故事之歌》(2005)等,是2009年塞万提斯奖得主。
2001年,出版了《蜥蜴尾》(Rabos de Lagartija)。
2020年7月18日,胡安·马尔塞去世。
主要著作
还著有长篇小说《蒙特塞表妹不太光彩的故事》(1970)、《穿着金色短裤的女孩》(1978)、《总有一天我将回来》(1982)、《上海梦幻》(1993)、《小蜥蜴的尾巴》(2000)以及《洛丽塔俱乐部的爱情故事之歌》(2005)等,是2009年塞万提斯奖得主。
中文译本
《与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几个下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出版图书
相关事件
获塞万提斯奖
小说《上海幻梦》的作者、以描写1936-39年内战艰辛岁月的西班牙著名作家胡安·马尔塞
(JuanMarsé),4月23日领受了西班牙语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奖,并获奖金1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11.4万元)。
大奖简介
由西班牙文化部创办于1976年,每年颁奖给在西语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作家。上届获奖者是阿根廷大诗人胡安·赫尔曼(Juan Gelman)。
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在马德里以北50公里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举行,这里也是大文豪、《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家乡。
在王后索菲娅和首相萨帕特罗的陪同下,胡安·卡洛斯国王亲自为马
尔塞颁奖,把金灿灿的大奖章挂到他垂低的颈上。
“他知道怎样描写城市生活,并用心灵塑造人物,赋予他们独特的思想。”国王赞扬马尔塞。
获奖感言
76岁的马尔塞复又昂头,站到讲坛上,面对国王夫妇和满堂政要,回忆了在佛朗哥将军的法西斯政权统治下,他本人经历的家庭悲剧:他的左翼爸爸被关入大牢,家人则在警察随时会来抄家的恐惧中开始烧书。
他说,内战及其创伤仍然令许多西班牙人感到痛苦。而欲将其完全遗忘的努力,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人民如此,政治家亦然。”
他又说:“我不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我只是个讲述者。”
作品《上海幻梦》
《上海幻梦》(El embrujo de Shanghai)是马尔塞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
1993年出版后即赢得“评论奖”,2002年又被导演费尔南多·特鲁埃瓦(Fernando Trueba)搬上银幕。
故事中的上海从未具实出现,而只是少年主人公在内战后的巴塞罗那逃避艰困现实的梦想寄托。在此书西班牙文新版的封面上,印着三个巨大的汉字:“逃逸乐。”
人物经历
1933年
胡安·马尔塞生于巴塞罗那,本姓法内卡·罗加,由于母亲生
他时死去,马尔塞家将他收养。14岁时,在首饰店里当徒工的马尔塞便展露文才,并开始在杂志发表作品。
1958年
他出版了首部小说《仅有一件玩具的幽闭生活》(Encerrados con un solo juguete)。
他最有名的作品,当属1965年的《与特雷莎的最后一夜》(Ultimas tardes con Teresa),以及1974年为躲避佛朗哥政权的审查、而在墨西哥出版的《如果说我跌倒》(Si te dicen que caí)。此后,他以小说《金内裤姑娘》(La muchacha de las bragas de oro)获得了行星奖,声名大振,1997年又得到胡安·鲁尔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文学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9 11:5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