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外人在菲居留和经商。但是,由于自由贸易经济思潮的兴起,大帆船贸易的衰落和拉丁美洲各处殖民地的相继独立,西班牙被迫逐步改变贸易政策。1789年,外国商船获准运载亚洲出产的商品到马尼拉。1814年,外国商行取得在菲贸易权利。马尼拉港正式开放后,排外条例基本取消。外商于是纷纷涌入马尼拉。到1850年该市已有18家外国商行。英、美等国在投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控制菲律宾对外贸易和金融、交通事业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夺。随后,西班牙迫于形势又于1855~1873年接连开放怡朗、苏阿尔、三宝颜、宿务、黎牙实比和塔克洛班等 6个港口,这些港口的商务也迅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如怡朗港的蔗糖出口额在1859~1863年的4年间增长了18倍多。马尼拉和其他港口的开放导致菲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835~1895年60年间,
对外贸易额增长近10倍。出口商品以
经济作物为主。糖、麻两项合占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进口则以外商经营的机械及纺织品为大宗。
这些情况表明,菲原来自给自足的经济已经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菲成为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随着外国资本的输入,
经济作物大种植园的增多和菲律宾民族
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在菲社会产生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对菲律宾的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