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崇六
靖国军少将旅长
马崇六( 1902—1998),大理下关人,其父亲是辛亥革命护国、护法功臣,曾因军功任靖国联军旅长、毕节警备司令等职。
人物经历
马崇六于192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因成绩优异获日本天皇奖授军刀、银杯。回国后来到广州,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谋,期间曾随总参议叶荃赴沈阳,与奉军首领张作霖商谈国家统一问题。1925年,北洋军阀曹锟、吴佩孚等进攻浙江,孙中山指示“援浙即以存粤”,联合张作霖讨伐曹、吴,时任第3军副司令叶荃、警卫营长马崇六,入关决战,大败曹、吴。其后,马崇六随叶荃南下迎接孙中山北上,并参加天津会议。1926年,马崇六回广东,任第6军工兵指挥官,建立两个工兵营,以保山人张元养、腾冲人明绍武分任营长。后马崇六调任第51团团长,他练兵有方,作战勇猛,北伐中攻克南京、上海和杭州,功绩卓著。1927年,马崇六升任第6军少将参谋长,时年24岁。马崇六少年得志,但以忠诚稳健、对人重承诺著称。1929年,马崇六任五省公路建设委员,负责全国交通建设工作,继而任陆军教导队长兼教育长及步兵操点编纂召集人,编纂了中国首部《步兵操典》《筑城教范》《阵中勤务令》。1934年,马崇六参加全圜陆军上校军官选拔考试,名列第一。
解放战争时期,马崇六被委任交通部次长代理部长,但此时马崇六已有弃武从文之志。马崇六辞职后赴香港,再东渡日本定居。马崇六擅长书法,在东京设立“静安学舍”,招生教授书法,学生很多,教学成绩甚佳。日本出版了《静安学舍书法作品集》及其续集,上面刊载的学生作品有真、草、隶、篆各种书体,蔚为大观,弘扬了中国书法文化。
马崇六虽长期侨居异邦,但爱国深情不变,十分关心祖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1976年初,他率领静安学舍的学生到中国访问,期间在北京举行了笔会,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学界的热烈欢迎,邓小平接见了马崇六一行,中国著名书画家周怀民等数十人参加了笔会,称马崇六的书法活动为中日文化交流开启了新的一页。此后,中国一些重要的纪念性文化活动,比如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80周年活动,都邀请了马崇六前来参加,马崇六在这些会上对祖国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1998年2月3日,马崇六在东京寓所去世,终年96岁。
抗日贡献
怒江炸桥
1942年5月初,日军侵占了我国怒江以西大片领土。5月4日上午,中国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从龙陵驱车下惠通桥,部署炸桥阻敌事宜。下午9时,日军“黑风”部队进占龙陵城,马崇六命令工兵团长张祖武上校执行炸桥任务,挑选了3个精干的班长、排长,与张祖武组成炸桥组,和他们讨论了准备工作细节,特别仔细交代了炸桥时间的选择:一是尽量让我方的人和车走过江东来;二是不准一个敌人混过来,一旦发现日寇立即炸桥。马崇六对炸桥组说,畹町失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军化装成归国难侨,坐车进入瑞丽,要特别防范他们1日戏重演再混过怒江。为了顺利执行任务,马崇六给了炸桥组一份书面炸桥命令和一些现金作应急之用。
其时桥面上和桥两端30多公里路上挤满了混乱的人流和汽车,要识别其中化了装的日军极其困难。5月5日清晨,有消息说敌人乘缴获的中、英车辆混杂于溃逃的人流之中,于是炸桥组化装成饥饿难侨,沿各车厢讨购食物。马崇六命令守桥士兵将TNT炸药搬置于桥上,并布好电力引火装置。9时许,两车在西桥头首尾相撞,损坏的车辆横陈于道,桥头大乱,化装“讨食”的张祖武在离桥十数丈外,撩开一辆挂缅文车牌的英军车篷布,见车上的人着英式军装但都是矮个子、黄皮肤,向其讨食都凶神恶煞地摇头摆手,并不答话,张祖武心中大惊,急忙抽身挤回东岸,马崇六即令西端封桥,着手爆炸。而在西桥头,宪兵正在指挥人们将挡路的车推下江,车主若极力阻挡则开枪,枪声震响大峡谷,日军以为已被发觉,掀开篷布便用机枪对桥扫射,企图阻止炸桥。桥东的炸桥组,一边对桥上人高喊“快跑”,一边奔跑着理电缆,接电源,扑向手摇发电机。约10时,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123米长的惠通桥像被拦腰斩断的巨龙沉入江中,仅剩两根扶手链还在山谷中悬空抖动。
据美国空军侦察报告,如果不炸惠通桥,日军可能在10天左右攻入昆明,继而挺进陪都重庆。这一炸,日军被堵于怒江西岸两年又八个半月,直至全军覆灭,怒江以东人民免除了日军残酷蹂躏之苦,中国军民赢得了准备反攻的时间。由于马崇六的精心策划,我第5军装甲兵团安全撤到了怒江东岸,并把拥有机械化装备且附10门大炮的日军第56混成步兵团3000多人堵在了怒江以西。
抗日战争初中期,为加强各战区工事,马崇六出任全国工兵总指挥,将所辖7个工兵团分至各战区,并不辞辛劳往返督导。日军全面封锁我国海岸线并攻向中南半岛后,我国军队大量调入云南,军令部次长林蔚兼任军委驻滇参谋团团长,马崇六兼任副团长和昆明行营“国防”工程处中将处长、交通总指挥、城建局长,负责接受美国支援的军事物资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日军在缅甸急速北上,大有长驱直入云南之势,马崇六奉命驰赴滇西作防御,在千钧一发之际成功地对惠通桥实施爆破后,又继续为滇西抗战做了以下重要工作:一是日军500人乘橡皮船陆续东渡上了岸,马崇六与工兵营长将江东仅有的一个守桥步兵连和少数宪兵、工兵统一起来指挥,沉着应战,激战8个小时,坚持到我第36师各团相继赶到,全歼东渡之敌,粉碎了日军在东岸建立桥头堡的阴谋;二是在中国远征军反攻前,马崇六在长200多公里的东岸详细勘察,协助卫立煌选定了大军过江的一个个渡口,确定了渡江时机;三是马崇六为大军渡江安排调度,备足了渡江舟筏以及架桥所需的大量材料,滇西反攻中他还亲临前线指挥工兵事宜,直至滇西光复才离滇境。马崇六因功勋卓著,在南京获高级勋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9 16:1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