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川,男,
汉族,15岁入公安学校,副总警监
警衔。曾任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人物履历
1991.00-2001.09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副局长;
密云县公安局局长;
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
2001.09-2003.00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2003.00-2004.04 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
2004年4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武警北京市总队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
2004年7月,马振川(副省级)晋升为副总警监警衔;
2010年1月30日,当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12年1月,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10年1月,当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10年2月,马振川卸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一职。
兼任中国警察协会副主席。
人物评价
工作 警服一穿45年
马振川,共和国的同龄人,15岁穿上警服,这一穿就是45年。从户籍警干起,治安、刑侦、出入境、交管,几乎做遍了所有警种,一直做到市公安局长。
也许马振川没有想到,花甲后的人生,会脱掉相伴大半生的警服,登上全新的舞台。接受
海淀代表约见后,他的眼圈红红的,似有泪光闪过。
这是第二次见他流泪。上一次是4年前,从警20余年的吴宝山因公殉职,走出吴宝山的灵堂,马振川的眼圈是红的,没说一句话。可是,此前他说过,“当了这么多年警察,眼泪很少了。可是只要看到牺牲民警的家属,眼泪就有点忍不住,作为一个局长,我觉得对不住他们”。
接访 下属失误他致歉
“苦孩子出身”,此前接受海淀代表约见时,马振川曾如此自报家门。并说自己有看群众来信的习惯,可还是很多问题了解不到。
他清楚自己的下属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个别警察甚至刺激被侵害人;有的警察法律适用不当;有的侦查员个人水平有限,案件定性不准”,所以,在接访现场,他鞠躬致歉,“由于日常失误,使一些市民受了委屈。在这里,我表示歉意。”
执法 废除指标制
喜欢打比喻,说话实在,这是京城媒体圈对马振川的评价。不少记者还记得他的妙语,如解释为什么废除指标制,他说,有的交警站在太阳底下,指挥交通;有的交警躲在树荫下,冲车招手只为罚款。废除指标,就是让躲在树荫下的交警,站到太阳底下好好干活。熟黯每一个警种每一个环节,“糊弄不住”,这是不少基层民警对马振川的评价。
安保 编织四张防控网
在局长任上,马振川做了9年,这正是北京筹办奥运的9年。2003年开始,大批机关民警“下沉”一线,北京警务改革正式启动。
马振川的脑子里,有一个“沙堆”,他用这个“沙堆”推动警务改革。奥运会前数次采访,他总会讲起他的“沙堆理论”:“挖沙堆的底,让沙堆尖塌下来,严打打掉的大要案是沙堆尖,可没动沙堆底,而沙堆底全是轻微犯罪,所以严打刚过,沙堆尖很快就长了出来。”基于此,他“编织”了覆盖京城的整体防控四张网:治安网、巡逻网、社区网和内保网。
奥运安保、国庆安保,北京治安经历了重大活动的考验,作为一名局长,马振川终于为自己的警察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