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柱
汉语词语
马援柱,东汉马援征服交趾 ,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
词语解释
典源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39~
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唐·李贤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阯,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水经注》卷三十六〈温水〉~3022~
《林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子孙也。
释义
东汉 马援 征服 交趾 ,立铜柱以为 汉 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同源典故
伏波铜柱 汉将柱 汉柱 铜柱 铜柱伏波 铜柱勋高 铜柱楼船 云深铜柱 马援柱 马援铜柱 马柱
运用示例
明 莫止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 马援 柱, 孔明 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
清 丘逢甲 《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祇见螺舟来海外,未容 马 柱表 交 南。”
相关阅读
马援铜柱(越南语:Mã Viện đồng Cột )为东汉伏波将军(越南语:hục Ba tướng quân)马援征服交趾(越南语:Giao Chỉ )后在汉朝极南边界上所立铜柱,以夸耀战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40年(建武十六年)2月,交趾地区爆发了征侧、征贰姐妹领导的“二征起义”。起义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响应,击败汉朝驻军,取得六十五座城池。东汉朝廷派马援率领大军镇压了这次起义。战事结束后,马援在交趾立铜柱(今天越南中部广平,广治一带)为汉之极南界,其柱铭文曰:“铜柱折,交趾灭”(越南语:đồng Cột chiết,Giao Chỉ diệt)。越人每过其下,以瓦石掷之,遂成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09-29 01:27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