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俄语:Магнитогóрск,意思为磁山城)建城于1931年,位于南乌拉尔山东麓,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州内,同时是南西伯利亚铁路与乌拉尔河交会处。面积375.85平方千米,它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乘坐铁路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前往车里雅宾斯克州首府车里雅宾斯克有417公里距离,离首都莫斯科1916公里。
城市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agnitogorsk
俄罗斯最大的钢铁
工业中心。俄语意为磁山城。位于南乌拉尔山东麓 ,南西伯利亚铁路与乌拉尔河交会处 。面积317.6平方千米,该市因1929~1931年建钢铁联合企业而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60 年代中发展迅速。
70年代前铁矿出自附近的马格尼特山。以后改用北哈萨克的库斯塔奈和中央黑土区库尔斯克的
铁矿石。焦煤来自库兹巴斯和卡拉干达 。围绕钢铁工业 , 还发展了冶金及矿山机械、化工、建材、
金属制品及加工等部门。
城市位于
乌拉尔河两岸,沿河修有一座水库。东岸为工业区,再向东为矿山,其间沿山麓为居民区。由于东岸用地紧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不断向西岸迁移。西岸人口早已超过东岸 。市内建有矿冶、师范学院及多所中等专业学校.
人口
根据1989年人口民族成分统计,俄罗斯人 - 81.5%, 乌克兰人- 4.3%, 鞑靼人 -6.4%, 巴什基尔人-2.8 %,
白俄罗斯人 -1.0%, 犹太人 -0.4%, 乌兹别克人-0.2%, 德意志人-0.2 %, 乌德穆尔特人-0.1%。
历史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于1929年在原有的哥萨克村落马格尼特(Магнитной)的基础上建立的。起初该城市只是作为当地钢铁联合企业的工人的居住地而启用,随后则因为斯大林的苏联五年计划而在1931年升级成为城市。并因为附近的马格尼特山内铁矿含量丰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60 年代中发展迅速。
经济状况
工业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
俄国最大钢铁业中心。这个城市于1929年建立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的周边,现在拥有员工六万人。城里大概有140家
公司,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事俄国的各种钢铁产品制造业。最大规模的一些公司生产起重机,重型机器,
钢丝制品,扣件等。这里还有几家大型的建筑公司,一个制鞋厂和几百个小型的服务型的公司。大约有九万三千名的员工受顾于日用品生产行业。
该市因1929-1931年兴建马格托哥尔斯克钢铁联合企业而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至60年代中发展较快。“马钢”为该市工业核心,年产钢1560万吨(1977)。
70年代初以前,该厂所需铁
矿石主要来自邻近的马格尼特山,其后因资源日趋枯竭,改由北哈萨克的库斯塔奈和中央黑土区的库尔斯克铁矿区供应。炼焦煤来自库兹巴斯及卡拉干达,熔剂及耐火材料取自邻近地区。围绕钢铁工业,还发展了冶金及矿山
机械、
化工、
建材、金属制品及金属加工等部门。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该公司位于乌拉尔车里雅宾斯克州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东北约10公里的马格尼特山(磷铁山)和乌拉尔河(欧亚洲界河)之间,始建于1929年。
1932年首次出铁,1933年开始生产钢和钢材。到卫国战争前夕,建成了选矿、烧结厂、
焦炉、高炉各4座,平炉16座,轧机11台。1940年生产生铁169万吨,
钢163万吨,
钢材主要供拖拉机、汽车制造业用。卫国战争期间,为军事工业生产装甲钢、炮弹钢,当时苏联坦克用的装甲板有50%是该公司生产的。平炉钢种达100种左右,优质钢占钢总量的80%以上。
战后三十多年来,该公司钢铁产量继续增长。1971~1975年与1966~1970年的两个五年的累计产量相比较,生铁增加726万吨,钢增加1296万吨,钢材增加828万吨。从1971年起的五年间,投资2.5亿卢布,产值增长10亿卢布。这个公司从第1座平炉投产到1977年7月为止的45年中,总共产钢3亿吨。
生产第一个1亿吨钢用29年时间,生产第二个1亿吨钢用9年时间,生产第三个1亿吨钢用7年时间。该公司是原苏联集矿山、选矿、烧结、焦化、炼铁、
炼钢、
轧钢、耐材、机修等于一身的最大钢铁联合企业,也是五、六十年代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该公司现有职工57000人,具有年产1130万吨生铁、1750万吨钢和121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
该公司产量的增长虽与
新增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由于改造旧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结果。此外,还通过改进
工艺过程,改善生产组织以及增大加热设备能力、更新初轧
设备等一系列措施,不断降低金属消耗。
科技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通过实行综合措施,实现了大幅度降低铁水中的硫含量,2000年高炉车间的平均铁水硫含量为0.016%,2001年6月为0.014%,探究高炉中硫的行为和硫在铁与渣中的分布特点的研究结果,能分辨出各种决定因素,如冶炼低含硫量铁水的条件,铁矿
原料和
焦炭的状况和质量,高炉各高度区的特性,风口的燃料燃烧制度的参数,铁和渣的性能,出铁出渣的安排,铁矿原料的矿物成分是重要的因素,要使硫最大程度地进入渣中,必须使吸收硫的组分,处于游离与活性状态,而不是粘结成稳定的矿物,众所周知,借助添加尖晶石以提高氧化镁含量,,不能增强渣的脱硫性能。沿高炉高度的还原反应,决定着冶炼产品形成前铁水的吸硫率,燃料燃烧的方式影响到风口处铁的氧化程度。
而在此条件下形成的则降低了炉缸的脱硫参数,
铁水和渣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出铁过程的组织都是清楚的,27—33%的硫分布在液相中,67—73%分布在固相和过渡相上层铁水和渣中,根据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高炉生产一年的月平均指标,研究了铁矿原料状况的影响,在由—6请生产联合公司的原料改用,6和油采选公司的原料以后,烧结一4一豳由于采取措施使铁水含硫量下降配料和高炉配料的组分都变化极大。
.烧结配料中更换的原料约为55%,高炉配料约为45%.烧结料中提高了熔剂耗莹,改变了石灰石,石灰和白云石的耗量比。此外,研究了脱硫指标与两种组分之比的简单模型的关系,以及更复杂模型的关系,铁矿原料的变化降低了氧化铝和金红石02的加入量,它有利于提高碱度和改变氧化镁含量(白云石耗量变化),使铁水更彻底地脱硫,显示出了获得的结果,适合于低含硫量铁水的渣碱度为=(+)/(+120)。在1.03一1.06范围内;/2比值=12—16;2/比值=1.0一1.05.根据高炉试样的研究结果和温度测量以及昼夜平均数据的处理。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
评价了沿高炉高度的反应速度对铁水脱硫的影响.在磁铁料的试样中硫含量有所增高,从而使还原率提高到约60%.还原率较高时。铁水
碳的科教译丛2003年第10期图2根据月平均指标显示的铁水含硫与炉料碱度的关系,根据月平均指标显示的铁水含硫与炉料氯化镁和金红石比的关系饱和度降低了其含硫量。例如,在风口线较高的高炉上,碳含量每提高0.1%,硫浓度降低0.02—0.03%,释放出的硫转入煤气中,以此形成循环。
在近期的炉料配入量约60%时,烧结矿中含量每提高1%,可降低铁水硫含量约0.001%.碱性元素的氧化物既通过渣的性能,又通过焦炭的反应能力在起作用,分析结果证明,
氧化镁对铁水脱硫的作用如下。随着炉料在炉内下降,镁的氧化物吸收煤气中的硫(当以游离及活性状态加入时,反应多半很强),镁在炉内高温区还原并与硫反应(随着炉温提高和炉子下部热交换的加快。此种反应更强),铁水和渣在液态反应时,在炉缸内流动和出铁时,硫从铁水进人渣中(特别是在提高冶炼产品的加热温度时),由于矿物析出时晶格已遭破坏。
活性度有所提高,具备镁还原和随后循环的条件。此外,对和02形成热量的比较,从炉内取样分析都表明了这种可能性。对10年来月平均生产数据的整理证明,风121燃烧
参数对铁水脱硫的方式有如下影响,循环区延长140时,铁水硫含量上升0.001%,风温提高100″时,硫的分布系数提高了3个单位,天然气耗量增加13/铁水时,硫的实际分布系数按,库利科夫方法接近平衡值1%,在氧耗量提高173/时。以及鼓风强度提高0.173/(3?)时,铁水硫含量增长0.001%,根据出铁和出渣的化学成分,评价了渣,铁的成分在脱硫中直接相互作用,在此条件下。测定了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
比如已查明加强炉内加热不仅降低了渣的粘度,提高了化学变化速度,而且增强了各阶段中的参与作用,随着铁水中硫溶解度的相应下降提高了铁水中碳的溶解度,以保证碱性元素氧化物的参与更充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一座高炉生产的含硫(0.01%)的铁水平均成分如下(%):0.79,0.11,0.08,0.036,0.05,0.019,4.72.渣的相应成分是(%):38.8,7.9,0.33,42.1∞,8.1,0.85,0.25,0.12,0.5420,0.982.硫的分布系数为114,碱度为:/2=1.09;(+)/2:1.3;(+)/(02+23)=1.07.各种成分比例与原料成分和反应速度对铁水脱硫影响的研究结果一致,所进行研究的结果和公司高炉车间冶炼低硫优质生铁因素的测定,都能够降低铁水硫含量30%(相对)。
冰球队
简体名:马格尼托哥尔斯克
繁体名:马格尼托哥尔斯克
英文名:Metallurg Magnitogorsk
所在城市: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