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出生于
英国柴郡(Cheshire)的小城彻斯特(Chester)。 早年就读于
达利奇学院和剑桥国王学院。
人物简介
1876年,马歇尔出生于英国柴郡(Cheshire)的小城彻斯特(Chester)。 早年就读于
达利奇学院和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1898—1901年在雅典英国学校学习,并参加了希腊、克里特岛(Crete)和土耳其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成为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学者。
1902年,得到大英博物馆的推荐,年轻的马歇尔被英属印度总督乔治·纳撒尼尔·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1899-1905)任命为印度考古总监。他将现代化的方法运用于对印巴大陆的考古实践中,包括对古代遗迹、遗物的科学记录与保护。同时,马歇尔征募当地人为考古局工作,使印度人第一次能够在自己的国土上参加考古发掘;又设立奖学金和训练计划,改组了印度考古局的机构,并将其活动范围大为扩充。起先,马歇尔的主要工作是保护和保存矗立的印度寺庙、雕塑、绘画以及其它古代遗存,其中许多已经被长期忽视并且受到侵蚀。在他积极不懈的努力下,英属印度区域内的古建筑都逐步得到了保护。除文物保护外,马歇尔还主持了庞大的发掘计划。他非常重视古代犍陀罗地区(Gandhāra,今巴基斯坦境内),尤其重视该地区的重要城市塔克西拉(Taxila,怛叉始罗)。
1912—1919年,约翰·马歇尔主持了对桑奇大塔遗迹的全面修复,并出版了《桑奇指南》。 1913—1934年,约翰·马歇尔在呾叉始罗的发掘尤其令人瞩目。出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首饰及家庭器皿,使古代日常生活景象得以宛然重现。其后发掘又持续了近20年。
1914年,受封为爵士,并获得多种荣誉称号、奖项。
1918年,为塔克西拉博物馆奠基。该馆收藏有大量的艺术品,并拥有马歇尔仅存少数肖像中的一件(one of Marshall's very few portraits)。
1922年,马歇尔亲自领导了对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发掘。系统的考古发掘全面铺开不久,马歇尔就欣喜地发现他脚下是一个足以让他扬名百世的宝地。
1924年9月,在经过认真研究之后,他向外界宣布,这是一个久远的未知年代的人们所创造的高水平的文明,“没有理由认为,这一地区的文化是从其他地区传人的”。
后来,历史证明了他判断的正确。经过印度考古局对包括两地在内的相关遗址的发掘,发现了约公元前2600—公元前1900年间存在于巴基斯坦大部、印度和阿富汗小部地区的一种文化。从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其后,马歇尔又对包括古代佛教中心鹿野苑(Sarnath)在内的其它的遗址进行了发掘。 马歇尔于退休8年后完成《摩亨佐达罗与印度河文明》(3卷,1931年)的编辑工作。
1936年,被选为英国人文和社会科学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1902—1931年间任印度考古局总监。曾主持呾叉始罗等犍陀罗古城遗址和印度一些重要佛教遗迹的发掘,20世纪20年代负责对以前不为人所知的印度河文明的两座大城市哈拉帕(Harappā)和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遗址(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发掘工作。
著作
著作有《摩亨佐达罗及印度河流域文明》、《呾叉始罗》和《犍陀罗佛教艺术》等。
马歇尔的著作建立在长期实地发掘工作之上,向世界揭示了印度文明,尤其是印度河流域文明、
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的真实年代。其中《
塔克西拉》(Taxila,1951)为其最有学术价值的著作,而《犍陀罗佛教艺术》中译本在中国影响较大。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