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水镇,隶属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地处
阳春市西南部,漠阳江中游两岸,东与
春城街道辖区相接,南与
岗美镇接壤,西与
潭水镇相连,北与永宁镇、花滩林场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41.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马水镇户籍人口为51782人。
历史沿革
明代至清光绪末年,属南乡都。
民国元年(1912年)—1952年,属第一区。
1953年8月,设第二区(后为马水区)。
1957年4月,设马水乡。
1958年10月,设马水公社,后并入漠阳公社(后称春城公社)。
1961年4月,复设马水公社;同年11月,分设石荼公社,均属春城区辖。
1963年1月,撤区,石恭公社并入马水公社。
1983年8月,改为马水区。
1986年12月,撤区建乡镇,称马水乡。
1992年,改为马水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马水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马水、马水、新风、岗水、河墩、石下、陂湖、九岗、潭武、东风、石崇、石蒙、中岗、石田、马兰、龙田。马水华侨农场、马水十二排华侨农场、马兰华侨农场3个办事处。
截至2021年10月,马水镇辖2个社区、15个行政村:马水华侨社区、马水社区、马水村、新风村、岗水村、河墩村、石下村、陂湖村、九岗村、潭武村、东风村、石崇村、石录村、中岗村、石田村、马兰村、龙田村,另辖2个村级单位:马兰华侨农场生活区、十二排华侨农场生活区,镇人民政府驻马水圩祥鸿路8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水镇地处
阳春市西南部,漠阳江中游两岸,东与
春城街道辖区相接,南与
岗美镇接壤,西与
潭水镇相连,北与永宁镇、花滩林场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4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水镇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及西部为丘陵地带,漠阳江及其支流罂煲河分别流经镇境东南部和中部,河流两岸为冲积平原区。境内最高峰位于西部的钩髻顶,海拔895.5米。
水文
马水镇主要河流有漠阳江纵贯南北,罂煲河横贯东西。其余小溪流从西向东或从东向西注入漠阳江。
自然灾害
马水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1981年受浸的马水村、岗水村、河墩村、石下村录得本地历史上最高洪水位6.3米。
自然资源
马水镇境内探明地下矿产资源以石灰石、铜、锡、钨等储量最丰富,除此,还有铁、铅、锌、金、银、稀土等,更为珍稀名贵的有孔雀石,含铜57.5%。
人口
2011年末,马水镇总人口5.1万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1‰,人口死亡率6.65‰,人口自然增长率5.56‰。
截至2019年末,马水镇户籍人口为5178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马水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2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完成税收入库174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7305元。
2019年,马水镇有工业企业19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农业
马水镇以粮食生产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起,建立了马水桔、香蕉、蔬菜、南药、优质稻、蚕桑、生猪、经济林、苗圃花木等生产基地。2011年,马水桔种植面积11000亩,香蕉面积7900亩,蔬菜全年复种面积24000亩,南药面积3500亩,优质稻单造面积19000亩,蚕桑面积2500亩,苗圃花木2800亩,经济林12000亩,生猪出栏量9.2万头,猪苗上市量7.5万头。2011年,农业总产值3.27亿元。
工业
2011年, 马水镇有工业企业45个,其中纳税200万元以上企业有16个,引进项目56个,投资总额达4.45亿元。2011年,工业总产值4.25亿元。
商业
2011年末,马水镇有农贸市场5个,家具店6家,商业店铺150多家。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
金融业
2011年末,马水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2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马水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80人,专任教师53人;小学16所,在校生2171人,专任教师108人;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10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72万元,比上年增长7.2%。
科学技术
2011年末,马水镇有农技推广服务站1个,技术人员2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马水镇有文化站1个,内设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娱乐麻将室等,有占地1.7万平方米文化广场,农家书屋16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500户,传输网络覆盖率60%。
2011年末,马水镇有镇体育运动委员会,村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有篮球场8个,排球场3个,乒乓球室2个,羽毛球场2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马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站29个。专业卫生人员44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6人。医生29人。2011年,完成诊疗3.1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99%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马水镇有核定低保对象1337人,五保户94人,发放救助金191.72万元,五保供养费22.01万元。敬老院1家,集中供养老人20人。发放救助款项55.98万元,受惠群众18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43.0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马水镇有邮政网点2个;征订报纸0.31万份,期刊0.17万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8900户;移动电话用户15000户;互联网用户33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马水镇投资1100万元接驳春城市区自来水解决居民及生活用水问题,年供水330万立方米,铺设管道约4千米。
2011年末,马水镇有11万伏变电站1座。
2011年末,马水镇燃气从市城区购入,居民用户约1.5万户,燃气普及率92%。
2011年,马水镇常年对公众开放绿地3500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0.73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89%。
交通运输
马水镇境内有三茂铁路、113省道贯通南北,村村通硬底化公路。
历史文化
据传唐通天二年(697年),李千里率骑兵驻于该地河边平原之处,待机攻打高州冯君衡,战马饮水于江边,后人称此地为马水。
马水罂煲河清代陶窑址
马水罂煲河清代陶窑址位于马水石下罂煲河村右边的小山边。由于当时烧制的
陶器罂煲(即砂煲,阳春俗叫罂煲),故窑前的小河叫罂煲河,后人在此安居的村寨地取名罂煲河村。1983年,县文物普杳队发现该地遗址。据调查,该遗址是阶级龙窑,用红砖砌壁,窑壁已烧成
玻璃状。窑址现已湮废,表土暴露不少陶器碎片,而积约占200平方米。
蛤窿洞穴
蛤窿洞穴位于马水镇马栏蛤窿岩东侧岩下,坐西向东,前面和南、北面是一片平坦的稻田,与马水约200米之距。该洞穴前面宽敞,中部较窄,后洞较为宽阔,洞底平坦干燥,洞口至中部光线充足,中后部全无光线.十分黑暗。洞高2—4米,洞口宽16.9米,中部0.97米,洞后最宽5.6米,洞门高出当地水面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