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遥,70后诗人、评论家、民俗学者、非遗研究专家。文学博士,建筑学博士后。2022年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导。天津大学首届求是教学楷模奖教金获得者,天津大学教书育人标兵,天津市优秀教师;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导;天津理工大学美育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天津市作协第九届签约作家。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两项,主持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一项,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重大专项天津大学“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负责人。发表论文200余篇,见于《新华文摘》《民俗研究》《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等;专著及主编图书30余部,发表诗歌百余首。曾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一等奖(合作),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三等奖,泰山文艺奖等。
教育背景
1988年9月-1992年7月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科
1998年6月-2001年6月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硕士 导师:孔范今教授
2003年6月-2006年6月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博士 导师:孔范今教授
2010年10月-2013年6月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后 教授,合作导师:冯骥才教授
科研成就
承担项目
2009年,项目主持:《文化创意和非遗保护》,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2011年,项目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第一批)《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及年画数据库建设》
2011年,项目主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以北方五省区布老虎田野考察为例》,国家49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4年,《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保护和传承关键技术及集成示范》 ,国家科技部立项,子课题负责人
2014年,项目主持:《转型期冯骥才文化思想研究》,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2015年,项目主持:天津地方标志性民俗文化调研及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分析,天津市重点调研项目
2016年,项目主持:《天津皇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
2016年,项目主持:《留学生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研究》,中国高教学会重点项目
2016年,项目主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史研究》,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2016年,项目主持:天津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新编中国文化》课程建设。
2017年,项目主持:《“一带一路”沿线64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分类比较研究》,天津大学自主基金重大培育项目
2017年,项目主持:天津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民间文化概论》教材建设。
2018年,项目主持: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重大专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布老虎制作技艺
2018年,项目主持: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特别委托项目:天津市民俗、民间文学类非遗数据库建设与研究
2018年,传统村落间特征快速量化与比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二合作者
2019年,项目主持: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重大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面塑制作技艺,木雕制作技艺
2019年,项目主持:天津大学新工科通识课程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
2020年,项目主持: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重大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布老虎、雕塑高级研修班
2020年,项目主持:《以大运河、黄崖关长城为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天津市哲社科规划项目
2021年,和潘刚副教授共同项目主持:国家文旅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长城沿线传统村落时空关系研究与云平台建设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价值研究和数字再现》子课题负责人
2021年,项目主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年度科研重点项目:《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1年,项目主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读本和资源库建设》
2021年,项目主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创新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汉语国际教育核心课程群构建》
2022年,项目主持: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重大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葫芦雕刻高级研修班
2023年,项目主持,首席专家:2022年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非遗区域保护研究》
论文和评论
[1] CSSCI 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思考,2019年《民俗研究》第6期,该文于2020年第9期《新华文摘》报刊文章推荐
[2] CSSCI 马知遥、潘刚 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经验价值 2015年《民俗研究》第5期
[3] CSSCI 耿涵 马知遥 非遗语境中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共同发展刍议,2014年《民俗研究》第2期
[4] CSSCI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思考——中国北方民间布老虎现状反思,《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
[5] CSSCI非遗保护的困惑和探索,《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2011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同时被《西南民族研究》杂志全文选登
[6] CSSCI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追求,《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7] CSSCI孟姜女传说的人文内涵及创意开发《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摘登
[8] CSSCI吉祥文化的精神镜像和艺术表现,《民俗研究》2007.5吉祥文化专刊
[9] CSSCI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保护,成都大学学报,李修远 马知遥,原发2020年第6期,新华文摘网刊2021年第八期全文转载
[10] SSCI Feiyang Lin, Xuan Zhang,Zhiyao Ma*, et 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rridor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the Ming Great Wall [J]. Land (SSCI: JCR Q2,IF:3.905), 2022, 11(9): 1478.
[11] CSSCI《“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逻辑困境与设计改进》,2022年第2期《文化遗产》(王明月 马知遥)被人大复印资料2022年第10期《文化研究》全文转载。[1]
[12] CSSCI《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的路径研究》,2020年《文化遗产》第2期[2]
[13] CSSCI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记忆阐释,2019年《文化遗产》第5期
[14] CSSCI 《离散性空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另一种形式》,2021年《民族艺术》第6期(二作)
[15] CSSCI 唐娜 马知遥 西部苗族史诗《亚鲁王》传承人陈兴华口述史2015年《民族艺术》第3期
[16] CSSCI挽救非遗需唤醒全民文化情感,《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7] CSSCI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15日要点摘登。《光明日报》2010年6月29日“论点摘编”版面摘登。全文被收入《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10卷》。
[18] CSSCI《“文化经纪人”概念的重新审视:基于中国非遗保护经验的思考》,2022年第2期《山东社会科学》(马知遥 吴建垲 王明月)光明日报社文摘报2022-4-13日4553期摘发,入围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终评
[19] CSSCI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稳态维持及变动,2013年《东岳论丛》第4期
[20] CSSCI 保护的是文化精华,2015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第5版理论版
[21] CSSCI: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日理论版,《并非所有非遗都需复活》
[22] CSSCI:人民日报2014年6月16日理论版,《非遗保护得做减法》
[23] 光明日报2020年7月22日13版 马知遥,评论:“音乐+诗歌”咏唱奋斗者之歌
[24] CSSCI 别让非遗受伤,2015年8月12日,光明日报非遗版
[25] CSSCI 三喻文化模式下“非遗”传承的探讨,2019 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26] CSSCI 潘刚 马知遥 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2015年《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7] CSSCI 世界行迹的文化构想,2015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
[28] CSSCI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视域拓展,天津大学学报,马知遥 王明月,2021.4《新华文摘》2021年第21期论点摘发
[29] CSSCI圣人情怀和文化责任,2015年《天津大学学报》第3期
[30] (北大中文核心)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优化策划研究,《天津大学学报》,刘益曦,马知遥等(通讯作者),2020年第3期
[31] 高校非遗研培的几个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天津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马知遥,常国毅)[3]
[32] (C扩)《非遗扶贫可持续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以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为例》,2022年第3期《民族艺术研究》(马知遥 王乐颖)
[33] (C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性保护的方法论与道路探究》,2019.6《民族艺术研究》,马知遥常国毅,该文观点2020年第9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发出。
[34] (C扩)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民族艺术研究》,吉琳玄 马知遥(通讯作者),2020年第4期,
[35] (北大中文核心、C扩)《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化阶段》,《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马知遥 常国毅,2021年第6期
[36] (北大中文核心、C扩)媒体传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马知遥,周晓飞,2020.4
[37] CSSCI《荒诞中的真实》,2006年秋季《小说评论》
[38] CSSCI《中国当下泛裸体现象考察》,2008.1《求实》
[39] CSSCI《隐秘历史的的现代书写》2005.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40] CSSCI《音乐谱就的快乐和忧伤》,2000.2《西北大学学报》
[41] CSSCI《解救我们的小说》,2002.7《出版广角》
[42] CSSCI《关注当下生活——首届鲁迅文学奖部分获奖小说扫描》,1998.2《理论学刊》
[43] CSSCI《论余华小说创作的先锋性》,2007.7《理论学刊》
[44] CSSCI《传媒高新技术发展中的中国艺术创意》,2008.9《理论学刊》
[45] CSSCI《乡间戏剧中的儒家文化》,2004.7《理论学刊》
[46] (北大中文核心)《活着的传统:论晋北鼓吹及《八大套》的传承与发展》,2022年第1期《晋阳学刊》
[47] (北大中文核心)基于GIS的温州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通讯作者),《中国园林》2019年第3期
[48] (北大中文核心)电线杠上的父亲以及中国的脊梁,《诗刊》2019年第8期
[49] (北大中文核心)新时代诗歌和百年新诗的建设,《诗刊》2018年第6期
[50] (北大中文核心)来自乡间的底层个人史,2017年《诗刊》第三期上半月刊
[51] (北大中文核心)市民生活的戏剧之魅,名作欣赏,2011年4月1日
[52] (北大中文核心)朴拙自然 心远气清《时代文学》,2008年第12期
[53] (北大中文核心)宿命的呐喊和可畏的现实《名作欣赏》2009年第10期下旬刊
[54] (北大中文核心)曹禺戏剧的先锋性《名作欣赏》,2009年第11期
[55] (北大中文核心)《封锁和被封锁的人间世》,2008.5《名作欣赏》
[56] (北大中文核心)《陈先发:古典的现代表达》,2008年9月《青年文学》(下半月)
[57] (北大中文核心)《于坚:在大城市的黑夜里》,2005.9《名作欣赏》
[58] (北大中文核心)《王小妮:我看到了海的脸》2006.1《名作欣赏》
[59] (北大中文核心)《韩东:这些年》2006.5《名作欣赏》
[60] (北大中文核心)《余华的活着与活着的现实性》2002.1《名作欣赏》
[61] (北大中文核心)《在细雨中呐喊的实验性》2002.2《名作欣赏》
[62] (北大中文核心)《虫草花木总关情》,《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5
[63] (北大中文核心)《为男欲掌控下的女性悲歌》,2005.3《名作欣赏》
[64] (北大中文核心)《夫妻之役:一场惊心动魄的命运对决》,2005.5《名作欣赏》
[65] (北大中文核心)《我因此看到平凡人生》,2004.3《名作欣赏》
[66] (北大中文核心)《从国外经典诗歌中看感动写作》,2007.7《名作欣赏》
[67] (北大中文核心)《当代诗歌创作中感动写作》,2007.1《名作欣赏》
[68] (北大中文核心)《2003年的中国诗歌》,2004.3《时代文学》
[69] (北大中文核心)《道德失范时代的价值迷茫》,2004.3《名作欣赏》
[70] (北大中文核心、C扩)《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背景下木雕的传承与困境研究》,《艺术评论》杂志,马知遥 常国毅,2020年第1期
[71] (C扩)论高校研培计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北民族大学学报》,马知遥 马道玥 刘佳,2020.1
个人专著
[1] 《迁徙》(个人诗集),知识版权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2] 《马知遥自选集》(小说集),知识版权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
[3] 《物种起源》(翻译),出版中
[4] 主编:布老虎传承人口述史,天津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ISBN978-7-5618-6767-9
[5] 主编:木雕传承人口述史,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6] 主编:面塑传承人口述史,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7] 主编:非遗传承人前沿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8] 《中国民间文化十五讲》,天津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ISBN978-7-5618-6503-3
[9] 专著:中国吉祥文化丛书 动物卷,泰山出版社,2019-12 ISBN978-7-5519-0549-7
[10] 布老虎寻踪——中国北方三省区布老虎活态调查,2017年3月,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17341-2
[11] 主编:非遗进校园读本(三册),2018年8月,济南出版社出版 ISBN978-7-5488-3367-3
[12] 项目顾问和撰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6册),2018年11月,明天出版社
[13] 《非遗前沿问题研究》,2016年9月出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ISBN 978-7-5563-0284-0
[14] 《行走田野的智慧——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2016年3月,天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8-5191-3
[15] 《文化创意和非遗保护》,专著,22万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16]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副主编),华文出版社,2016.12 ISBN978-7-5075-4644-6
[17] 《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10册》,编委会副主任,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10
[18] 《十年砍柴》(诗集),2016年7月,天津大学出版社
[19] 《时间如青草般老去》(散文随笔),2016年10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 主编:《云来云往——徐志摩诗文精选》,2015年9月,天津大学出版社
[21] 《感动写作论》,2007.7 中国戏剧出版社ISBN
[22] 《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怨妇母题》,2007.11中国戏剧出版社
[23] 《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戏剧研究》,2008.4, 中国戏剧出版社
[24] 《中国小说艺术探幽》,2008.5 ,中国戏剧出版社
[25] 《当代艺术思潮论》,2009.9,青海人民出版社
[26] 《影评写作理论与实践》,2006.11中国戏剧出版社,第二主编
[27] 《法兰西之旅》(翻译),2006.1鹭江出版社,第二译者
[28] 《爸爸的黄羊》(小说),2002年5月,黄河出版社
[29] 《光打不到风的身上》(诗集),2000.9 作家出版社
[30] 《走遍天涯》,1998年11月,燕山出版社,20万字
[31] 《芝麻开门》(诗歌),主编,2008年11月
[32] 《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副主编,30万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33] 《永存的记忆——李福清中国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责任编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9月
获奖情况
科研获奖
2008年,专著《现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怨妇母题》,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0年,《中国小说艺术探幽》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2010年,专著《中国小说艺术探幽》获得第24届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0年,论文《中国乡民艺术的精神镜像与吉祥追求》获得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2012年,论文《非遗保护的悖论和解决之道》获得第5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2012年,论文《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第8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
2012年,论文《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获得第26届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理论著作)一等奖:专著《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丛书编委、副主任)
2016年,《关于发展天津市标志性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建议》获得市政协主席督办提案
2016年,第十四届天津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丛书编委、副主任)
2017年,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致公党天津市委会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天津故事建言》获得中国致公党天津市委会2017年度优秀调研成功二等奖
2019 年,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
2019 年,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布老虎寻踪》
2020年,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一等奖:专著《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
2021年,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读本》
创作获奖
1. 民俗小说《爸爸的黄羊》2002年获得全球华语文学创作优秀小说大奖
2. 中篇小说《昨日之城》2009年荣获首届万松浦·佛山文艺文学大赛,优秀小说大奖
3. 2010年度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科学普及周先进工作者
4. 2007年小说、诗歌、散文分获10项山东省五一文化奖。其中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
5. 2005年度山东省出版研究论文选《书坛话语》刊发评论:《在宏大历史叙事中呈现可能:读女作家虹影长篇新作〈上海之死〉》(泰山出版社)该论文获出版优秀论文奖
6. 《影评写作理论与实践》获得山东省2007年度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艺术创作实践
发表诗歌600余首,小说30余篇,散文随笔100余篇,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星星》《当代小说》《山东文学》《中西诗歌》《青年文学》《散文 海外版》《人大复印资料文萃》《作家选刊》《绿风》《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中国最佳诗歌》《中国诗选》《20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等全国各地刊物。篇目太多从略。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