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才(1902-1958)甘肃东乡人。东乡族。国民军起义将领。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专职)。最早在东乡族倡办现代普通教育的人物之一。任国民军师长期间,深感东乡民族文化缺乏,认为:“不发展文化教育,无以发展民族”,于1943年在家乡(今东乡县红庄村)筹办英才学校。个人捐地、投资、设计、修建“飞机”型校舍(机头为大门、机身为礼堂、两翼为教室、机尾是伙房),隐喻“民族将从这里起飞”。自任名誉校长。1944年正式招生。招收对象以附近村庄东乡等民族学龄儿童为主,学生入学人数最多时达50余人。一至六年级采取复式教学。这是东乡族地区最早的普通小学。学校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打破了东乡族学龄儿童只接受经堂教育而不接受现代教育的旧格局。1949年秋第一届以东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小学生毕业。在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期间更加关心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常深入民族地区视察民族中小学,关心全省民族教育的发展。
马英才少时家境贫寒,随父在家务农。穷苦的生活迫使他13岁时外出到兰州谋生,在“胡门子”饭馆跑堂洗碗。因不慎打破碗碟出逃,沿街行乞,晚上睡于城门洞。14岁时被马鸿逵的部下抓为壮丁,当兵吃粮,开始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营长、团长、旅长,擢升为
贺兰军少将副军长兼二五七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弃暗投明,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委员,省参事室参事等职。
1949年9月23日在
宁夏省银川投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军35师103旅旅长。1936年任第11军新编7师20旅旅长,在西北堵截红军。1937年2月任第15路军168师2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2军257师少将师长,1949年8月任
贺兰军副军长兼第257师少将师长,同年9月23日在
宁夏省银川投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一是修通板桥路。从临夏至兰州,过去的脚户路是贯穿
东乡锁南坝、经
唐汪川渡洮河,经过漫坪到兰州,这也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主要通道之一。从达坂顺洮河沿川到
唐汪川,在
红庄村下边二里地,大路被巍峨的黑石山拦阻,黑石山悬崖下的洮河水流湍急。清朝时期,曾在这里修栈道,铺板桥通行,故称此地为“板桥”。每年夏、秋季,洮河暴涨,冲走木桩板桥,道路阻断,无法通行,有要紧事就要爬崎岖羊肠石道,绕路十多里,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大水退后,重修栈道板桥,要向上下村群众摊派收钱,困难户交不起,怨声载道。栈道桥很不安全,桥塌人亡的事经常发生。马英才少时饱受过行路难的苦楚。
1938年,马英才任职宁夏军旅长时,派出宁夏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测量。之后,运来炸药,施工人员拆除栈道板桥,炸开100多米长的青石峭壁,天堑变通途,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炸桥资金完全由马英才独自承担。现在从
唐汪川通向兰州的唐达路黑石山板桥段就是在马英才设计、炸通公路的基础上拓宽而成的。
二是兴办教育。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洮河下游西岸沿川近60多里地带,只有
唐汪川的一所学校。达坂川12个村的近2000户东乡族群众聚居地,没有一所学校,当地教育可谓是一片空白。马英才将军在炸板桥栈道时,自行筹划,征用土地7亩多,在达坂川一带建起红庄学校。学校有教室16间,教师宿舍、厨房、柴草房8间。分4个班级上课,从宁夏聘请教师,教师工资、学生书费、校服费全部由他自己承担,并在每年开学之初都按时送到学校。红庄学校为达坂川乃至东乡县培养出了不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