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点马鲛
鲭科马鲛属一种鱼类
蓝点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又名鲅鱼、马交、燕鱼,是鲭科马鲛属的一种暖水性大型中上层洄游鱼类。体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5~5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背部呈铅蓝色,新鲜时伴有黄绿色光泽,腹部银白色,体侧中央分布数列不规则的暗色斑点。
动物学史
分类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蓝点马鲛种群分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根据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学者对渤海、黄海、东海蓝点马鲛种群划分提出了不同结论,主要推论可归纳为2种:其一为黄海及渤海种群、东海种群;其二为东海、黄海、渤海均为同一种群,但可能存在着亚种群。
命名由来
蓝点马鲛学名中的“Scomberomorus”源自于拉丁语“scomber”和“moros”,分别翻译为“鲭鱼”和“傻/愚蠢”,意思是“愚蠢的鲭鱼”。其异名“Sawara”源自日语叫法。
在中国山东省,蓝点马鲛俗称为“鲅鱼”,《说文解字·鱼部》:“鲅,鳣鲔鲅鲅。”,“鲅”的由来和此种鱼身形矫健、游泳敏捷有关。另还有马鲛鱼、燕鱼等别名。蓝点马鲛的命名具有很大的地域色彩,多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叫法。
形态特征
蓝点马鲛体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5~5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体背部呈铅蓝色,新鲜时伴有黄绿色光泽,腹部银白色,体侧中央分布数列不规则的暗色斑点。
该物种的头部中等偏大,头长明显超过体高。眼较大,位于身体两侧,眼间距较宽且呈凸起状。吻部尖锐且侧扁,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末端可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均具一行牙齿,牙齿侧扁尖锐,排列稀疏,舌上无牙。
蓝点马鲛体表覆盖着细小且圆形的鳞片,这些鳞片较易脱落,在胸鳍基部上方,鳞片尺寸较大。头部的鳞片除了眼睛后方有一些埋于皮下的较大鳞片外,其余部分均为裸露状态。侧线明显,呈不规则波浪状。该物种具有两个背鳍,且两者间隔较近。第一背鳍的鳍棘细弱,部分可以收折进背部的浅沟内;第二背鳍与臀鳍在形状上相似,其后方各有8至9个小鳍。背鳍具有19至20个鳍棘和15至16个鳍条。第一背鳍以及第二背鳍前部的鳍条末端呈黑色,而腹鳍和臀鳍为黄色,胸鳍和尾鳍则呈灰褐色。
蓝点马鲛的尾柄细,尾鳍叉形,尾鳍基部两侧各有3个隆起脊,中央脊较长且高。
栖息环境
蓝点马鲛为暖温性近海中上层鱼类。通常栖息于水深0~200米的水层,其分布深度随季节、个体发育阶段而变化,幼鱼主要活动于水体表层,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向水体中层转移,夏季分布于水体中上层,冬季较多出现在中下层。蓝点马鲛主要栖息于浅海大陆架水域,有时也会出现在岩礁陡坡、泻湖,甚至河口附近水域。
分布范围
蓝点马鲛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包括朝鲜半岛西部和南部近海、日本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中国台湾岛、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北的沿海地区。
生活习性
趋温习性
蓝点马鲛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水温有特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其洄游路径、群体分布密度以及在特定地点的停留时长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该物种的理想水温范围介于10至24摄氏度,在春季洄游期间,4月份的适宜水温范围为9至11摄氏度,而5月份则为11至14摄氏度;在产卵期,适宜的水温范围则扩展至13至20摄氏度。
觅食行为
蓝点马鲛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中等营养级,既是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猎物,也是其他生物的捕食者。
蓝点马鲛性凶猛,为肉食性鱼类,自幼鱼阶段便展现出肉食性,常集群追捕小型鱼类,以鳀鱼为主,也捕食青鳞鱼、天竺鲷、鹰爪虾、日本枪乌贼等其他小型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动物。蓝点马鲛具有高度集群习性,尤其在索饵期间,鱼群会追逐饵料生物而移动。
洄游习性
洄游是鱼类完成生命史的重要环节,蓝点马鲛体型呈流线型,游泳速度快,活动范围大,常于清晨、黄昏和月升月落时在水层中上下游动。
蓝点马鲛每年进行两次长距离洄游:第一次为3-6月的产卵洄游,初春水温回升时,蓝点马鲛开始从深水区陆续分批向近海洄游;第二次为9-11月的索饵洄游,蓝点马鲛向越冬场洄游。
蓝点马鲛的越冬场主要分布于东海外海和济州岛西南部附近水域,水深80~100米。产卵结束后,蓝点马鲛在产卵场附近水域、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索饵,秋季水温下降时,开始向深水区移动,并最终返回越冬场,形成秋季渔汛。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蓝点马鲛的个体寿命大致为6年,在其种群中,2至3岁的个体占据主导地位,而超过6岁的个体数量相对较少。性别比例在蓝点马鲛中呈现显著差异,通常雌性略多于雄性。然而,在不同年龄段中,这一比例会有所变化:在1至2岁的范围内,雌性数量明显少于雄性,而在3岁以上的个体中,雌性数量则多于雄性。
在鯖科鱼类中,鳞片、耳石、脊椎骨和鳃盖骨常被用作年龄鉴定的材料。由于蓝点马鲛体表的圆鳞易于脱落,尤其在拖网作业中,耳石因此成为年龄鉴定的首选材料。
蓝点马鲛的耳石形状近似长方形,正面内凹,背面外凸,中间有一凹槽,将矢耳石分为背区、前区、后区和腹区四部分。中国学者瞿俊跃、杨林林等对东海外海、渤海黄海以及象山港海域的蓝点马鲛左右矢耳石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左右矢耳石在各部分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将左右耳石均作为研究材料。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东海外海蓝点马鲛的耳石外部形态可能受到淋巴液流动和游泳速度变化的影响,随着个体增长,耳石总体上呈现纵向缩小、横向增长的趋势。在象山港,不同年龄组的蓝点马鲛耳石形态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生长,耳石形态会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在渤海、黄海及东海海域,蓝点马鲛雌雄个体之间的耳石形态差异并未达到性别二型水平,即不存在显著差异。
繁殖方式
性成熟
蓝点马鲛性成熟时间较早,通常1~2龄即可达到性成熟。雄鱼的性成熟时间普遍早于雌鱼。雄鱼1龄时大部分达到性成熟,而雌鱼2龄时才大部分达到性成熟。
蓝点马鲛的性腺每年成熟一次,其发育周期可分为发育期、成熟期、产卵后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产卵期为5~7月,盛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产卵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在中国,大部分蓝点马鲛进入长江口以南的舟山和象山水域进行产卵,其中性成熟较早的个体进入吕泗渔场产卵,产卵时间为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另一部分穿过索饵场继续北上,沿海岸分别抵达渤海和黄海中北部的产卵场进行产卵洄游,产卵时间为5月上旬至5月底。
排卵生长
蓝点马鲛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显著的繁殖力差异。在1至2岁的个体中,绝对繁殖力较低,范围在9.2至25.9万粒/尾。随着年龄的增长,3至4岁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增加至19.8至81.8万粒/尾。5至6岁个体的绝对繁殖力达到最高,介于16.6至127.5万粒/尾,但超过7岁后,个体的绝对繁殖力会出现下降。绝对繁殖力与年龄、体长、体重、去脂体重和卵巢重量密切相关,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体的生长而提高,此外,绝对繁殖力与营养状况有关,不良的营养条件会导致繁殖力的降低。
蓝点马鲛的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沿岸港湾和河口区域,倾向于在深水区域产卵,研究发现,蓝点马鲛的繁殖成功率与海洋表面温度呈负相关,过高的水温会对当年的产卵和繁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该物种属于分批产卵型,怀卵量在28至120万粒之间,其中2岁初次产卵的个体怀卵量在28至54万粒,而3至4岁重复产卵的个体怀卵量在48至110万粒。卵为浮性,球形,带有油球,直径在1.43至1.73毫米之间。在20℃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约在54小时后孵化,刚孵化的仔鱼全长在4.27至4.96毫米之间,孵化后20天左右的稚鱼已表现出较强的捕食能力,能够捕食与其体型相似的其他稚鱼。
蓝点马鲛的早期生活史可分为鱼卵、仔稚鱼和成鱼三个阶段。仔稚鱼阶段进一步细分为卵黄囊期、前弯曲期、弯曲期、后弯曲期和稚鱼期共五个发育阶段。在生长速度方面,蓝点马鲛表现出迅速的发育特性。1岁鱼的体长在350至470毫米之间,体重约为500至600克;2岁鱼的体长在480至560毫米之间,体重约为1000至1200克。仔稚鱼的颌上齿发育是其特征之一,当年幼鱼在冬季时,体长可达100至200毫米。
人工饲养
蓝点马鲛的人工繁殖尚未突破,但网箱养殖和人工授精育苗技术已有研究和应用。
养殖环境管理
蓝点马鲛性情凶猛,易受惊,且头部裸露无鳞、皮肤薄,不耐操作,因此放养时需将网箱拖至运输网箱旁,将鱼苗驱赶进入养殖网箱,再将养殖网箱拖回养殖区固定。养殖过程中需及时清除死鱼、残饵等,保持水质清新。
饲养管理
蓝点马鲛的投喂量需根据水温、天气、水体透明度等环境因素进行调整,每次投喂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投喂过量造成饵料浪费和水质恶化。每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4%~6%。
疾病防治
蓝点马鲛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因撞击网箱而造成吻部损伤,人工操作也可能对其造成机械损伤,为预防伤口感染溃烂,可在饵料中添加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04年,蓝点马鲛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LC)物种。2022年,蓝点马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近危(NT)物种。
种群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蓝点马鲛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利用和开发。据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统计,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蓝点马鲛的重要捕捞国。中国年捕捞量约占三国的80%以上,2000年后的年捕捞量是日本的30多倍。
1984~1992年,中日韩三国的总捕捞量基本保持在20万吨,1993年中日韩三国的蓝点马鲛总产量为16.3万吨,随后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捕捞量的增长保持在每年8万吨左右,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58.9万吨,这与水温上升密切相关,之后虽有回落,年产量也均保持在40-54万吨间。2018年中国捕捞量为35.67万吨。
濒危原因
蓝点马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捕捞强度过大、过量捕捞产卵亲体、大量损害幼鱼造成的。其中,蓝点马鲛在日本内海至少发生过一次局部消失情况。
保护措施
蓝点马鲛在不同国家的保护措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有控制努力的法规(包括规范船只数量和渔获量)以及内海的季节性关闭;在中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促使其资源的恢复。
2007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将蓝点马鲛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物。2010年11月,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列为中国第四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日至7月31日。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蓝点马鲛属于中国主要经济鱼种之一,其肉味鲜美,供鲜食,还可制鱼松、腌制咸鱼和制罐头等,在日本主要用于制作为“生鱼片”。
蓝点马鲛鱼肝含维生素A、D较高,可提炼鱼肝油,但肝油中含有鱼油毒、痉李毒及麻癖毒,在鱼肝油加工处理后,就不会发生中毒;为预防肝油中毒,不宜大量鲜食鱼肝。
药用价值
蓝点马鲛的肉可健胃,补气,平喘,用治体虚咳教、身体消瘦;其干腮可用于清热解毒,透疹。鳃水提取液具有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的作用。
近种区别
蓝点马鲛的近似种均属于马鲛属,在中国,蓝点马鲛的数量最多,康氏马鲛和朝鲜马鲛较次之,其余两种数量较少:
相关文化
蓝点马鲛在中国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蓝点马鲛.物种200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58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