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疮痂病
植物病害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多种链霉菌引起的、发生在马铃薯的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初期薯块表皮产生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或不定型大斑,病斑多分散。病斑呈网纹状和裂口状,表皮粗糙木质化,病斑开裂后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病斑呈锈色、暗褐色或黑色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薯块皮部,不深入薯块内。
病原特征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多种链霉菌引起的,1890年由Roland Thaxter首次分离到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株Oospora scabies,后被Waksman和Henrici命名为Streptomyces scabies。Kreuze等从纽芬兰地区分离鉴定病原菌,鉴定出Streptomyces scabies、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Streptomyces actidiscabies、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等多个种。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分布存在地域差异,各省之间病菌有所不同,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杨德洁等研究表明中国北方马铃薯产区病菌组成稳中有变,分布复杂,在已知病菌中以Streptomyces scabies分布最为广泛,其他致病种一般为局部或多地发生。赵伟全等利用生物学和16SrDNA序列对中国20个地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鉴定,鉴定出致病病原菌有Streptomyces scabies、Streptomyces actidiscabies和一个未知种。杨梦平等从云南省分离筛选得到67株致病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引起云南省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有Streptomyces caviscabies、Streptomyces anulatus、Streptomyces scabies、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Streptomyces luridiscabiei、Streptomyces enissocaesilis、Streptomyces griseus、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共10种。邢莹莹等从黑龙江省4个地区的发病马铃薯中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鉴定,表明黑龙江地区的病原菌有Streptomyces scabies、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Streptomyces actidiscabies三种,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为优势种。
病菌喜温暖较干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20-32℃;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4-28℃,中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含水量少于15%;最适感病生育期为结薯期。发病潜育期10-20天。该病原除危害马铃薯外,还能危害萝卜芜菁等作物。
为害症状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块茎。块茎染病,表面初生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边缘凸起、表面粗糙的褐色病斑;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导致表面粗糙而呈疮痂状,一个薯块上病斑少者数个,多者数十个,并由数个病斑合并成大斑块,可布满整个薯块表面。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
侵染循环
病菌在马铃薯块茎上及土壤中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木栓化后病菌很难侵入,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株播种在带菌的土壤中也能发病。
流行规律
土壤中水分过大极易引起部分细菌大量繁殖,低洼积水多时发病较严重。下水头常常成为危害蔓延的重点。土壤温度是引发马铃薯疮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温度为25-30℃时马铃薯疮痂病极易发生。除此以外,若种植位置处于河滩旁或碱性沙壤土、在施肥阶段过多施用可增加土壤碱性的化肥等,都会为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细菌适宜的生长环境为pH值6-7,这与马铃薯高产的土壤环境(pH值为5-7)重叠。因此在高温环境、通气较好、土壤碱性又极为干燥的情况下,发病通常会较为严重。
此外,马铃薯疮痂病多发于马铃薯白色薄皮品种,而褐色厚皮的马铃薯品种抗病原菌侵袭度较强,但若对次品种改良极易被病原菌侵袭;若土壤中硼、钙肥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极易导致马铃薯发育不良、抵抗病原菌能力下降,进而 容易发生马铃薯疮痂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分级标准
马铃薯疮痂病调查分级情况:0级,为薯块无疮痂;1级,病痂覆盖率1-2%;2级,病痂覆盖率2.1-5.0%;3级,病痂覆盖率5.1-10.0%;4级,病痂覆盖率10.1-25%的;5级,病痂覆盖率>2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6:16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