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舌草(Goniolimon speciosum (L.) Boiss.),
多年生草本 , 高 10 -50 厘米 . 叶基生 , 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至卵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 2.5 -6 厘米 ,宽 1 -3 厘米 ,少有更大,先端饨为短渐失或急尖,
基部渐狭而下延成两侧具绿色边带的宽扁叶柄,两面显被钙质颗粒(尤以下表面为多),网脉通常不显。
多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叶基生,倒卵形、长圆状倒卵形至卵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6厘米,宽1-3厘米,少有更大,先端常为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而下延成两侧具绿色边带的宽扁叶柄,两面显被钙质颗粒(尤以下表面为多),网脉通常不显。花序呈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轴下部圆柱状,通常在上半部(有时也可由下部)作2-3回分枝,主轴在分枝以上处以及各分枝上有明显的棱或窄翅而呈二棱形或三棱形;穗状花序列于各级分枝的上部和顶端,由5-9(11)个小穗排成紧密的覆瓦状二列而成;小穗含2-4花;外苞长约7-8毫米,宽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先端具一宽厚渐尖的草质硬尖,第一内苞与外苞相似,但先端常具2-3硬尖;萼长(6)7-8毫米,萼筒直径约1毫米,几全部(有时上半部只在脉上)或下半部被毛,萼檐裂片无齿牙,先端钝或略近急尖,有时具不明显的间生小裂片,脉常紫褐色(有时变褐色或黄褐色),不达于萼檐中部;花冠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本种在驼舌草属内是一个分布较广的种,因此常可看到由于生境条件的不同,在植株高矮、叶的形状大小、花序形式和花序轴的粗细曲直及其分枝状况、外苞绿色部的宽窄形状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
关于根据塔尔巴哈台山标本建立的Statice ochrantha Kar. et Kir.,其原记载谓“花序轴及其分枝二棱形或三棱形,叶被白霜”,原著者并指出:不同于驼舌草St. speciosa L.的仅在于“萼脉淡赭黄色而非紫红色,脉上有时仅自基部到中部有毛非全部有毛”。经过对这一地区有关属种标本的仔细分析,萼脉变黄褐而被毛较低的情况,在驼舌草和
大叶驼舌草G. dschungaricum都可见到,而小枝成二或三棱形、叶被白霜的正是驼舌草的一般性质,所以Karelin和Kirlow的这一种名,应即驼舌草的异名。
根据采于新疆赛里木湖南面塔尔其河上游的标本建立的Statice speciosa var. δ lanceolata Regel,在《苏联植物志》中并人大叶驼舌草名下。但是Regel在他附列的检索表中和种的描写中指出:大叶驼舌草的叶大(15-20厘米),两面光滑或仅下面有稀少而细小的钙点:披针叶驼舌草St. speciosa var. lanceolata名下间接指出(“同var. β lepidota”)“叶下面密被、上面经常疏被白色钙质颗粒”,其叶长是列在“4-10厘米”项下。我们的标本符合这一变种特点的曾在多处采到,显然属于驼舌草的随遇性变异,而非大叶驼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