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泉是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街子乡团结村,交通便利,三级油路可直达,距离县城5公里,距西宁市上140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体验民俗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发展历程
是
撒拉族之乡传说中的一处圣迹。因一峰神奇的白骆驼,载负着撒拉族沉重历史,自中亚撒马尔罕至此卧泉化为白石而得名。相传,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因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们率领同族的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
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路上他们经天山,过嘉峪关,绕河西走廊,渡黄河,来到循化境内。经夕昌沟,越孟达山上了乌土斯山。这时天色已黑,苍茫中走失了白骆驼。第二天,他们在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下发现一眼清泉,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试量了当地的水土,与故乡的水土完全相同,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历经艰辛的骆驼安详地静卧在泉水之中,与他们日夜相伴,泉水澄澈清亮,汩汩流淌,四季不断,便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80年代初,政府拨款重修骆驼泉围墙和大门,泉边用花岗石雕刻骆驼石像,种花草树木,建水榭碑亨。重修的骆驼泉,明澈如镜,涟漪荡漾,蓝天白云,倒映其中;精雕细琢的石骆驼,伫立泉傍,昂首挺胸,栩栩如生。离骆驼泉不足百步,便有撒拉族祖寺
街子清真寺和始祖尕勒莽、阿合莽陵墓。两棵葳蕤苍翠的古榆,交相辉映,自然盖住陵墓的顶,别具风情,常有游客观光。骆驼泉与毗邻的
街子清真大寺,尕勒莽、阿合莽陵墓,珍贵手抄本《古兰经》,近千年古杨和百年古柏相互映衬,构成了撒拉族沧桑历史的见证和研究撒拉族历史沿革的有利依据。每年在此举办民俗饮食节、手抄本《古兰经》展示研讨会、刺绣展览节。
骆驼泉位于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西4公里的街子村清真大寺附近。它虽是一泓不大的清泉,但却是撒拉族之乡的一处圣迹,也是传说中撒拉族的发祥地。
该泉与撒拉族的来历有关。民间传说,撒拉族的祖先原是居住在中亚撒马尔罕的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后来,因国王忌恨而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浪。他俩带着同族的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古兰经》,向东寻找新的乐士。一路上,他们经天山,过嘉峪关,绕河西走廊,渡黄河,辗转来到积石山下。不料,黑夜中走失了白骆驼。第二天,他们在街子东面的沙子坡发现一眼清泉和走失的白骆驼(已化为白石卧在泉边),于是便在这里居住下来,并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
骆驼泉被撒拉族视为圣泉,在撒拉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几年,当地人民为了保护骆驼泉,在泉边修建了围墙和铁栅栏,围墙内种上了松柏、果树和鲜花,还在园内泉边雕塑了三座不同形状的大型骆驼石雕像,修建了水榭和亭阁。骆驼泉的景点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呈一长方形。中央部分为一长约40米,宽约20米的水池,泉水从池中央的泉眼中涌出。池深0.6米左右,周边为水泥砌成。
骆驼泉为撒拉族的珍贵历史文物。相传在7百多年前的元代,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地方,居住着一个充满英雄业绩的部落。他们是乌古斯撒鲁尔的一支,首领是阿合莽、尕勒莽两兄弟。他们兄弟俩率领族人出征作战,每次都能取胜;带领部落的人四处作生意,每次也都能发财。因此,部族的人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阿合莽和尕勒莽两兄弟在众部落中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撒马尔罕的国王出于忌恨,和王公贵族们设下奸计,要把他们兄弟置于死地。
兄弟二人得到先哲的启示,远走他乡,到东方寻找乐土。于是,阿合莽和尕勒莽便率领族人进行了一次艰难、壮观的民族大迁徙。他们牵上了一匹白骆驼,灌上了一罐清亮亮的故乡水,装上了一袋肥沃的故乡土,还带上了一部《古兰经》。他们涉过了29条恶水,穿过了29片密林,越过了29处大漠,终于行到循化境内黄河岸边的乌土斯山上,这是他们将要翻越的第30座大山了。这时候天慢慢黑了下来,人们忙碌着扎帐房,生火做饭。突然发现驮经的骆驼不见了,大家赶忙点起火把,在山坡上四处寻找。寻到天亮,人们在街子河东边沙坡下,看见了一片绿色的芦苇,芦苇丛中有一池泉水。啊!那不是白骆驼吗?人们欣喜若狂地朝泉水跑去。可是跑到跟前一看,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头。他们眺望这一带山水,密林层层的丛山上,紫气氤氲;金灿灿的黄河两岸,川道平坦。人们拿出故乡的水和泉水比,两处泉水一样样的清亮,一样的甜醇,他们取出故乡的土和河边的土比,两地的土壤一样重,一样肥沃。人们欢呼雀跃,举起《古兰经》顶礼膜拜。哦,这就是千里寻求的乐土呀!
世代居住这里的藏族朋友,再三挽留勇敢善良的阿合莽和他的族人们留下来。蒙古族牧民兄弟更是胸怀大度,情愿以丰美的水草相让,而自己却赶着牲畜,迁往青海湖边放牧。,阿合莽兄弟率领的撒鲁儿人,便高兴地在这里居住扎根了。从此,他们把这一池永不枯渴的清泉,亲切地叫做“骆驼泉”。
如今在撒拉族青年的婚礼上,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舞蹈,有两个人翻穿皮袄扮演骆驼,另外两人身穿长袍,缠上头巾,扮演尕勒莽和当地的蒙古人。他们边舞边唱,一问一答,追述祖先迁徙的过程和沿途的见闻,以生动的歌舞来纪念祖先为寻找乐土所经过的艰辛历程,赞美撒拉人勇敢不屈的性格以及同蒙古人的深厚友谊。
早春,在黄河岸上露出了笑脸,嫩黄的柳丝在晨曦中摇曳,在密密的芦苇丛中,一池清泉水熠熠闪光。近前一看,池水清澈见底,连那布满池底的水草叶儿也能数得出来;四周干苇丛中,新芦芽儿已窜出水面;水中映出大榆树刚绽露的红色花芽,像是先圣撒落的天花。池中间,在朦胧的晨光中,两块白色的石头显露地水面,一高一低,像是一对驼峰。那骆驼的身体卧在水底,全身被碧绿的水草围绕,在汩汩冒出的水泡中,时隐时显,那头呢?是否伸进了泉眼,把昌莹的水珠不停地由鼻孔喷出!还是在深深地埋头沉思?
突然,一声悠扬的唤礼声,从苍翠的八棵古柏中飘来。寻声望去,只见那高高的尼地罗(清真寺中传布做礼拜的召唤楼)顶上,一位身穿黑长袍,头戴白缠头的满拉,转着方向,高声召唤教民们做礼拜。不用说,那就是闻名遐迩的街子清真大寺了。清真寺有两座高峻的尼那罗楼,全是木质结构。古柏和老榆树的下面,有两座长方形墓庐,埋葬着阿合莽和尕勒莽。中间一座面向西方克而白(麦加圣地)的聚礼堂,单层歇山式屋顶,青筒瓦面,屋脊上饰有宝瓶、宝剑和新月,显得庄重肃穆。望着这富有神奇色彩的骆驼泉和雄伟壮观的阿拉伯建筑,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阿合莽、尕勒莽两兄弟率众艰难跋涉的身影,看到了撒拉族人民的匠心独运。痛心的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它没有能逃脱被扫荡的厄运,连那两块让人们幻想离奇的白石头也不知去向……
国家先后拨款30多万元,依照新疆喀什大寺的形制,修复了街子清真大寺。高大的30根方立柱支撑四面,堂顶正中的圆形穹顶上,一轮新月在秋阳下灿灿发光,四角四个穆拉连塔楼上,安装了扩音器。宽敞的殿堂里,装有金色的明珠吊灯和花形壁灯,地板上是清一色的方形礼拜跪毯,一排排一行行的有五六百块。高高的屋檐下一块巨额挂匾,金字书写“真教重光、维护团结”八个大字,是县镇人民所送。
生命之泉
如果从
撒拉族的文化中心这个意义上来讲,积石镇还算不上。在积石镇西边的街子才是他们的中心。这里有撒拉人的祖寺街子清真大寺,那是青海最著名的几个清真寺之一。这里还有证明撒拉人来历的骆驼泉。
白骆驼跪卧在花丛之中,据说那泉水本来就是从白驼嘴中吐出来的。撒拉人怀着一颗赤诚追求的心,来到骆驼泉边,追忆着他们祖先从那遥远的地方迁移而来,带来了老家的土、老家的《古兰经》,还有那神奇美妙的故事:那是在700多年以前,在中亚的撒马尔罕有一个部落,是撒鲁尔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其中有孕勒莽、阿哈莽弟兄二人,在教徒中很有威望,因此而遭到国王的嫉恨和迫害。弟兄二人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去寻觅幸福的乐园。他们与16个族人共同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古兰经》、故乡的土和水向东出发了。他们走可17个月,与后边追随来的一些人汇合在一起,继续往前寻觅。
一天傍晚,他们终于来到了今天的街子一带。暮色中走失了骆驼,他们点着火把四处寻找。那点火的山坡至今叫“奥特贝那赫”,意思是火坡;坡下山村叫“奥特贝那赫村”,意思是火村。黎明时节,他们找到了街子东边的沙子坡,所以把这坡叫作“唐古提”,意思是天亮了。
就在这时,他们发现坡下一泓泉水突突而流,无比清沏,而白骆驼就卧在泉水之中。尕勒莽用棍子去赶骆驼,不料棍子一下子变成了长青树,骆驼变成了石骆驼,驼嘴中喷吐着清泉。他们想这里可能就是乐园,于是用故乡的土、水来试验,果真如愿。于是他们就定居在这里。后来,他们修建起了宏丽的街子清真大寺,从撒马尔罕带来的《古兰经》至今还供奉在寺中。白骆驼依然卧在那里,骆驼泉水一直汩汩地流着,浇灌着撒拉人的土地,……
这是传说,但如果去掉神秘成份,则又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撒拉族的确是从撒马尔罕迁到循化来的,时间大约在宋末元初之际。这也是国内外学者一致的看法。
在元代,尕勒莽等还被朝廷封为积石州世袭达鲁花赤,也就是地方行政长官。1370年,尕勒莽的孙子达鲁化赤神宝(韩宝)率部落归服明朝,封为世袭百户,后来演变为土司。
撒拉族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撒拉十二工”。“工”是相当于乡一级的行政单位,每工包括几个村庄。每个村子又有“孔木散”和“阿格乃”等组织。当然,这是过去的历史了。
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撒拉族已是青海高原上的土著民族,是循化地区的主人。
美丽传说
骆驼泉周围是茂密的芦苇丛,还有月季花、刺梅、阳秀等花卉争奇斗艳,仿佛专为客人的到来而开放。三亩见方的院子,池水占了一亩地,深三米多,很清,很凉。站在骆驼泉边的石头上,静静听,似乎还能听到铃铛的声音,那是撒拉族先民从远古的中亚地区向循化走来时,骆驼的铃铛声。一头白骆驼神奇悲壮的传说,一眼泉水的涌现,开创并见证了这个民族沧桑的历史。而这眼泉水使撒拉族在干旱的西部活了下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撒拉族人民。经历了几世沧桑的撒拉族人民用自己勤奋、踏实的身影和睿智的头脑开创了民族的历史,也形成了如今撒拉族民族的文化。
因为美丽的“骆驼泉”的传说,撒拉族民间有一个撒拉族舞蹈,叫堆依奥依纳,人们称它是“骆驼舞”。这个舞蹈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固定的人物、服饰和道具,而且
舞蹈动作以丰富的内涵向人们叙说着撒拉族先民东迁历程之艰难。舞蹈动作中尤为特殊的是,没有任何音乐伴奏,而是“骆驼”扮演者用手上绑着的铜铃按“骆驼”的脚步节奏,摇出声响。舞蹈情节与民间“骆驼泉”的传说,对于撒拉族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从那遥远走来,驼铃悠悠,昂起你、昂起你不屈的头颅,穿过千年风雨沧桑。撒拉尔,撒拉尔,撒拉尔,撒拉尔。
在你要离开骆驼泉的时候,这首《神秘的起源》之诗,也许令你更加回味悠长。
黄沙茫茫,一望无际。
这是一片沙漠,这是一幅由无尽的黄沙织成的大地毯;这幅大地毯上没有一朵鲜艳的花,没有一点别的颜色,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一株绿色的植物,甚至连生命的迹象都没有。
只有沙,沙,沙,不知从哪里来的这么多沙,铺天盖地,把无尽的苍凉与严酷晾晒在天空下。但是,奇怪的是,这里有一眼骆驼泉,就在一道沙梁的侧面,一泓泉水从沙壤里涌现,涓涓泉水汇成一池碧波,像一块玉镶嵌在这平板单调的沙漠中心。
也不知这泉水有多深,只知道它是那么清澈,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天上的云影与星星;深邃得像一个人的眼睛,可以穿透人的内心。
人们——到过这片沙漠的人们说,这是骆驼泉。因为它的形状就像一匹侧卧的骆驼;也有的说,是两匹骆驼并卧;更有人说,它像骆驼的眼睛,并连在一起的骆驼眼,深邃、平静、纯净、湿润……
不管怎样,因为有了骆驼泉,这片沙漠才不是彻底的死亡之地。人们——旅行的人们只要坚持着走下去,来到骆驼泉边,补给一点这跟生命同样珍贵的泉水就可以再走上一二百里,就可以走到绿洲,走出沙漠!
多么珍贵的泉水,生命的泉水!于是沙漠有了一条看不见的商旅之路,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有了一条生命线!数百年来,人们从这条线上穿过,就像一枚针,因为有了这根线,再也不会失落在茫茫的沙漠中。
穿越沙漠的旅人有时就在骆驼泉边宿夜。篝火、泉水,伴随着绵长的夜话,于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在瀚海流传:
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个探险者,他走过了很多地方,发现了一个个迷人的景点,有一天,他闯进了这片死亡沙漠。他骑着一匹骆驼,带着有限的一皮囊清水;他没有想到这茫茫沙漠是如此漫无涯际,他走啊走,头上烈日蒸晒,脚下黄沙滚烫;他的汗水都快流干了,他的皮肤都快爆裂!他走到了沙漠中心,实在坚持不住了,打开皮囊,准备饮用一点水,再走下去。他在将皮囊凑上嘴唇的时候,看见了他的那匹骆驼。他的骆驼也早已疲惫不堪,甚至嘴唇也干燥得泛白了。他的心哆嗦了一下,连忙将皮囊递到了骆驼嘴边,可是,骆驼却缓缓地把头别向一边。
探险者喝了一点水就继续往前走,他走到了现在人们歇足的地方再也走不动了。可怕的是,皮囊里再也没有一滴水。他走了几步,就倒在了沙梁上。他努力想睁开眼睛,可是眼皮沉重得不行。他只有闭上眼才觉舒服一些。他阖上眼,却看见一幅清新的图画:沙漠中涌现一片绿洲,绿洲上绿草如茵,树木苍翠,其中点缀着腥红的花朵……
当腥红的花朵凋谢时,他却醒来了。醒来后,他看见沙梁下有一泓泉水泛着粼粼波光,但他的那匹骆驼不见了踪迹,永远消失了……
骆驼泉:永不枯渴的传说
骆驼泉为撒拉族的珍贵历史文物。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7百多年前的元代,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地方,居住着一个充满英雄业绩的部落。首领是阿合莽、尕勒莽两兄弟。他们兄弟俩率领族人出征作战,每次都能取胜;带领部落的人四处作生意,每次也都能发财。因此,阿合莽和尕勒莽两兄弟在众部落中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撒马尔罕的国王出于忌恨,和王公贵族们设下奸计,要把他们兄弟置于死地。
于是,阿合莽和尕勒莽便率领族人进行了一次艰难、壮观的民族大迁徙。他们牵上了一匹白骆驼,灌上了一罐清亮亮的故乡水,装上了一袋肥沃的故乡土,还带上了一部《古兰经》。他们跋山涉水,终于将要翻越的第30座大山了。突然发现驮经的骆驼不见了,大家四处寻找。寻到天亮,人们在街子河东边沙坡下,看见了一池泉水。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头。附近已经变得密林层层的丛山上,紫气氤氲;金灿灿的黄河两岸,川道平坦。人们拿出故乡的水和泉水比,两处泉水一样的清亮,一样的甜醇,他们取出故乡的土和河边的土比,两地的土壤一样重,一样肥沃。人们欢呼雀跃,举起《古兰经》顶礼膜拜。哦,这就是千里寻求的乐土呀!
从此,他们把这一池永不枯渴的清泉,亲切地叫做“骆驼泉”。
当地风俗
民俗文化展厅里展示了撒拉族的民族历史、生产工具、饮食、服饰等。笔者看到,这里展示的服饰、饮食等物品和撒拉族人如今日常生活中的已不大相同。在村里走了一趟,笔者看到的撒拉族男子都身材高大健壮,面部轮廓鲜明,高鼻大眼,很英气。
撒拉族人在服饰上有自己的特色,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穿白衬衫,上面套一个黑坎肩。
女子头戴盖头,少女和少妇戴绿色的,青壮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年轻女子穿颜色鲜艳的大襟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身穿长裤,脚穿绣花鞋。
但笔者在撒拉村采访时看到,只有一些老人身上还穿着撒拉族传统服饰,年轻人的装束与我们已没有什么不同。
如阿不都卡德尔家,阿不都卡德尔头戴白帽,他的老伴儿头戴黑盖头,身穿黑色坎肩,而他的儿子亚生穿着衬衫、西裤,女儿马莹莹穿着T恤、牛仔裤。
撒拉族人对住宅历来十分讲究,阿不都卡德尔家庭院建筑很别致,配置精巧,干净整洁。房间有炕,炕上铺着花毡。
撒拉族在历史上曾使用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撒拉文,本民族称之为“土尔克文”。阿不都卡德尔除了能说本民族语言外,还能说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他说,因为民族杂居的关系,这里的人都能说几种语言。
撒拉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撒拉曲、宴席曲等多种形式。
在撒拉村的村委会,笔者听到了撒拉族民歌,其曲调高亢悠扬,节奏自由奔放,显得别有韵味。
在民俗文化展厅里,笔者还看到了形似马蹄、长约一厘米、小巧玲珑的乐器,这就是撒拉族人喜爱的乐器“口细”。口细音量较弱,音符起伏不大,但其声如泣如诉,缠绵动人。
阿巴白克力说,撒拉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是“骆驼舞”,一般在举行婚礼时表演,动作简单,节奏平缓,用舞蹈讲述撒拉族人到循化的经过。
如今,伊宁县撒拉村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阿不都卡德尔说,中央语言研究所来的几批人就住在他家,专门研究撒拉族语言。
还有一位德国建筑设计师在州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撒拉村,研究撒拉族的住房建筑。从1992年至2007年,美国一位学者几次来这里研究撒拉族语言和历史。
随着人们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越来越深,保护本民族文化也成了撒拉族有识之士最关注的事情。
阿巴白克力说,他们正在准备将撒拉族语言和“骆驼舞”申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边觅族源
循化县城积石镇西4公里的街子村,有一眼清澈透亮的泉水,旁边有一峰石雕白骆驼卧在花丛之中。据说泉水原来是从白骆驼嘴里吐出来的,就是在大旱之年,泉水也哗哗流淌而不枯竭。饮了这泉水,男人长得端庄,女子生得俊俏,牛羊格外肥壮;用这泉水浇灌农田则五谷丰登,瓜果格外甘甜。撒拉人把这眼泉叫骆驼泉,视其为“圣泉”“幸福泉”。
关于骆驼泉,民间流传着一个优美神奇的传说:700多年前,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个逐水草而居的撒鲁尔部落。部落头领尕勒莽有很高的威信,有个弟弟阿合莽,兄弟两人受到国王的妒恨和迫害,便决定离开这里去寻找新的生活乐园。于是他们与同族中的16个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手抄《古兰经》及故乡的土和水,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啊!走啊!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沙漠戈壁,历经艰难险阻,来到了今日黄河之畔的循化县街子村。一天,白骆驼失踪了,后来找到白骆驼卧在一泓泉水之中,已变成了玉石骆驼。从驼嘴中喷出清泉,所驮负的经卷、土、水完好无缺;而且这里的土和水同他们带来的土和水完全一样,于是他们意识到,这里是他们日夜寻找的新乐土,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不久建起了宏伟壮观的街子清真大寺,把手抄《古兰经》供奉在寺内,白骆驼依然卧在那里,骆驼泉水一直汩汩地流淌着,浇灌着撒拉人的心田。
边问撒拉
700多年前,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个逐水草而居的撒鲁尔部落。部落中的头领尕勒莽和弟弟遭国王妒恨和迫害,便带着16个族人去寻找新的生活乐园。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可兰经》、故乡的水土,他们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辗转来到黄河之滨一座红土山下,宵礼完毕发现骆驼失踪,寻至天亮才见骆驼卧在一泓泉水之中。哥哥用棍子赶骆驼,岂料棍子变成长青树,骆驼变成玉石骆驼。莫非这就是日夜寻求的乐土?取出所带水土和这里的比较,结果完全相同。于是他们在这里定居了。不久又修建清真大寺,供奉带来的抄本《可兰经》。如今,白骆驼仍然卧在那里,撒拉人心中的圣泉——骆驼泉水汩汩地流淌,浇灌着庄稼,滋润着心田。循着关于撒拉族的这个神秘美好传说,我们来到了循化县街子乡。
历史学家研究认为,撒拉族约在宋末元初从撒马尔罕(今土库曼斯坦)迁来街子,与其他兄弟民族通婚繁衍、汲取文化,形成今天的撒拉族。坐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政府招待所,品尝着具有浓郁撒拉风味的手抓羊肉、麻辣大块鸡、羊肉护茄等佳肴,我们倾听着马副县长深情地讲述7万循化撒拉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循化,我们到处都见到农贸市场堆满红红的大辣椒、青青的大苹果、圆圆的大西瓜,一派繁华景象。马副县长说,撒拉族是一个经商意识很强的民族,循化历来是海东地区重要农产品集散地。近年,撒拉人开始走向全国。“全县在北京办餐馆120多个;成都—西宁—拉萨的长途客运主要是撒拉人在搞,有100多台双层卧铺车;妇女在广东经商比男人还精明能干!”言及此,马副县长不无自豪。他透露,9月18日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还要到循化访问呢!
徜徉在循化街头,身著民族服饰的撒拉人令我们不时驻足:小伙子身穿白色汗褂,外套黑色坎肩,腰系红布带,头戴白色六牙帽,显得英俊潇洒;妇女们身穿各色长裙长衣,很多都头戴或绿或黑长盖头,友人指点说,戴盖头者均为已婚或曾婚妇女……这里的民居多是独院,房屋门面雕刻着各色花卉图案,院里种植着花草果木,显得清秀别致。如果仔细一点,你会发现撒拉妇女擅长刺绣,女人们的枕头、袜底、鞋帮上都绣着各种花草图案,青年男子的肚兜上绣着五彩花鸟。
撒拉的文化中心应在距县城4公里的街子,这里有证明撒拉人来历的骆驼泉,还有撒拉人的祖寺——街子清真大寺,以及尕勒莽兄弟的坟墓。这些古老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完整地象征撒拉人东迁定居街子繁衍生息的纯阿拉伯风格建筑群,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