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服盐车(拼音:jì fú yán chē)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
战国策·楚策四》。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沉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骥服盐车”。
成语故事
一匹千里马,被人牵走去运货。有一回,主人让它拖着沉重的盐车在太行山的山道上攀登。
这匹千里马艰难地在崎岖坎坷的山道上慢慢前行,烈日晒得它汗流浃背,身上的负重使消瘦的四腿战战兢兢。突然,它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了山路上,使尽全身力气才挣扎着站了起来。在一道陡坡上,千里马又跌倒了,摔得蹄溃膝烂,尾巴无力地耷拉着,鲜血混着汗水一滴滴落在山路上。它实在是拉不上去了,赶车人的皮鞭却如雨点一般落在它瘦骨嶙峒的脊背上。
这时,相马的专家伯乐乘车迎面而来。他定睛看了看趴在坡道上挨皮鞭的千里马,急忙跳下车来,悉心抚摸着千里马那伤痕累累的马背,失声痛哭起来。他将身上的麻布袍子解下,披到千里马的背上。千里马泪水汪汪地看着伯乐,忽然打了一个响鼻,仰天长嘶,那嘶鸣声苍劲而又悲凉,在山谷中久久回响。它似乎在倾诉:伯乐オ是千里马的知己啊。
伯乐花钱买下了它,经过精心的喂养,半年后就成为了真正的千里马。
成语寓意
本来是一匹千里马,由于无人赏识,却被用来拉盐车,受尽折磨。伯乐以超人的洞察力,把这匹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拔擢出来,使他得以施展本领,驰骋千里。成语告诉人们,每个公司或者部门,都要合理地利用人才,就像伯乐真心实意的对待千里马一样。只有发挥人才的长处,才能让他们有用武之地,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成语运用
“骥服盐车”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埋没人才。
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宋·
黄庭坚《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骥服盐车不称情,轻裘肥马凤凰城。归来作诗谢同列,句与桃李争春荣。”
明·吾邱瑞《运甓记·辞亲赴任》:“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服盐车。”
明·
高濂《玉簪记·促试》:“叹骥服盐车久淹,托萍梗风尘自转。”
同源成语
成语辨析
骥服盐车—明珠弹雀
“骥服盐车”与“明珠弹雀”意义相近,均有使用不当而造成浪费之意,区别在于“骥服盐车”多用来指人才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明珠弹雀”多用于器物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