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损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经过数年学习实践的青年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大多能基本掌握。但在相关科技高速发展,在损伤日趋复杂严重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得以对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处理上更加运用自如?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3:要善于学习国内外各家的长处和经验,把论据充分的理论引为借鉴;把确已行之有效的方法取为己用。从各种学派的活跃思路中领受启示,对已熟悉的东西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以形成自己的特点。
本专著的编写从第一版开始,即尽可能体现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以后各版则根据专业的发展,不断充实。但并非仅仅罗列形形色色的相关科技理论和技术,而是有分析、有条理的引导,启动读者的思考和判断,自己做出决策。只有通过读者自己的判断思维,才能达到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武器。
王亦璁教授,1927年出生于北平。1954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医疗系。后任职北大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57年初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创伤
骨科,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同年调人后,王教授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创伤骨科副主任。在孟继懋教授的科学领导和郭子恒教授的精心组织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使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中心。文革期间,王教授曾被下放到甘肃山区,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从事骨科医疗工作达8年之久。1977年调返积水潭医院,先后任骨科副主任、副院长、研究所所长,及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在学术界历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组长,中华骨科学会内固定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及中华骨科杂志,中国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