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人物简介
高一虹,1959年1月生,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外语学习与外语教育。曾提出“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 bilingualism)、“对话的交流者”(dialogical communicator)等外语学习与教育的新概念,并率领团队进行深入的相关实证研究。近年来聚焦于死亡相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开辟“死亡话语”(death discourse)研究的新领域,主持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努力将理论建设与本土实证研究、社会服务结合起来。
教育背景
1979年9月-1981年7月,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生
1982年9月-1983年6月,英国杜伦大学语言学系硕士
1988年9月-1989年6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
1987年9月-1992年1月,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
工作经历
198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
1999年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任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
2010年10月起任《语言学研究》主编。
研究领域
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外语学习与外语教育
学术荣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获奖情况
2015年,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发展—四年五校跟踪研究》)
2018年,第22届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学术成果
著作
1997,《
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胡文仲、高一虹)。
2001,Foreign LanguageLearning: “1+1>2”.(《“1+1>2”外语学习模式》)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课题组负责人、第一作者)。
2013,《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发展—四年五校跟踪研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组负责人、第一作者)。
2021,《中国英语使用者语言态度与认同—基于国际活动跨文化志愿者的考察》,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项目负责人、第一作者)。
译著
1997,Collected Essays of Shen Xiaolong on Chinese CulturalLinguistics. 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编者、主译)
2001,《语言、思维与现实——沃尔夫文集》,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主译)2012年6月商务出版社再版。
2011,《
萨丕尔论语言文化与人格》,北京:商务印书馆。(主译)
编著
2009,China and English: Globalization andthe dilemmas of identity. Edited by Joseph Lo Bianco, Jane Orton and GaoYihong.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集发表论文百余篇。
研究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文化认同与人格建构(批准号:00BYY00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基础阶段跟踪研究(批准号:05BYY00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批准号:09BYY07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语使用者语言态度与认同(批准号:14FYY00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死亡话语”及发展考察(批准号:19AYY001,在研)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2003-2008)、会长(2008-2010);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CELEA)副会长(2007-2017);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CAFIC)副秘书长、秘书长(1995-2003);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
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学术评估与质量鉴别部部长;《华人生死学》编委(2022-)
讲授课程
中西话语中的死亡
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方法
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术阅读与评价II
学术交流
1989-1990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1997 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
2004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