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1553—1624),字鹏程,号东溟,行二,山东
淄川人。明朝官员。其先祖为齐国卿族,始祖高全,明朝初由蒙阴县狗跑泉村迁淄川城北月庄村。祖父处士高冔,字殷宗,别号仰黉。祖母名王则,被皇帝诰封为孺人,是刑部郎中王逵(字养淳,罗村镇大窎桥人)的女儿,宁波太守
王崇义(号方田)的姐姐。其父中丞柳溪公
高汝登,字自卑,号柳溪。
高举,明万历丙子(1576年)举人,万历庚辰(1580年)张懋修榜,进士。授完县知县,调蒲圻,丙戌(1586年)擢河南道监察御史,戊子(1588年)巡按南直隶,壬寅(1602年)提督北直学政,甲辰(1604年)改任大理丞,戊申(1608年)升大理寺少卿,己酉(1609年)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己酉(1609年)被皇上任命巡抚浙江。高举为官二十多年,所做事情、上疏奏文,上关系国家大计,下考虑民生,符合实际,不随大流,不为名,不怕强权,切中时弊,以正直敢言,主持正义而着称。
高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期间,于辛卯(1591年)巡按江北两河(黄河、淮河),由于长年淤塞,河水泛涨。他亲自巡视河流上下的地势水情,制定详细治理方案,制定出治理办法。上疏皇帝请浚黄堌口以下旧河,引黄水注之东,遂塞黄堌口,而遏其南,俟旧河冲刷深,则并塞新决之口。其二则请开泇河及胶莱河,而言河漕不宜并于一人,当选择分任其事。次年,朝廷采纳这一建议,河、漕再次分职,此后直至明亡再未复合。,洋洋数千言,记载在河道工程的碑文上,工程告成,皇帝又表彰奖励。丙申(1596年)按察京城,主持矿物征税事宜,燕山矿务向四周开掘,对皇家陵园不利,高举有上疏后被朝廷下令停止挖掘。黄陵得以平安。
高举在任大理丞,大理寺右少卿,直隶巡按期间,掌管大理司印,负责计量法典,所办理案件大都公正。高举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命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地,成为朝廷封疆大臣。辛亥(1611年)东夷、外族入侵都获大败,片帆无归。皇帝赐白金锦缎若干,升俸一级。高举任浙江巡抚近6年,要求告老还乡。他离开浙江后,浙江的老百姓为其立了《抚浙去思碑》。以颂其抚浙之功德。退职归来,手不停歇,他一生善文,且精通音韵,又编缉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