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雨(1906—1992年),原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有林熙、秦仲龢、温大雅等二十五个之多。广东澄海人,民国时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曾留学英国,主修英国文学。返国後,在上海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回港,以谙於掌故驰誉香港文坛。1957年《听雨赓杂笔》由创垦出版社出版,所记多属政坛及文坛掌故。
高伯雨出生于广东澄海的一个殷富之家,父亲高学能(舜琴)是清末戊子(1888年)举人,和丘逢甲同科,后无意仕途,只身前往日本经商,几经奋斗,遂成日本关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华侨巨贾。高伯雨是高学能的第六子,出生于香港文咸西街高家经营的元发行。
他编过副刊,为报纸写过稿,也开过画展,更办过文史刊物《大华》杂志。但终其一生,写稿为生,一写就是五十多年,他曾自嘲为“稿匠”。据保守估计他一生所写文字有千万字之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最后结集出版的只有以“听雨楼”命名的文集五种(1998年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听雨楼随笔》,还在高氏去世之后),及以秦仲龢为名翻译的《紫禁城的黄昏》和《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其他还有几种杂著,如《乾隆慈禧陵墓被盗记》、《中国历史文物趣谈》、《春风庐联话》、《欧美文坛逸话》等,但都是戋戋小册。
学者黄岳年说,高伯雨由于他特殊的经历,他写的许多事,都是自己亲耳听闻,或亲身感受的,再加上他独特的文笔思路,虽旧人旧事却写得意兴飞扬,灵动异常。而他涉猎极广,档案笔记无所不读,可说是无一字无来历,无一事无根据。过人的才情和过人的史识,构成了高伯雨文字气度娴雅的底色,信而有征,读来有味。难怪瞿兑之说高伯雨的书“必定是读者所热烈欢迎的”,“读之唯恐其易尽,恨不得一部接一部迅速问世,才能满足我们的贪欲。”
高伯雨在办《大华》杂志时,催生包天笑写《
钏影楼回忆录》,逐期在《大华》连载,最后并为他出单行本。这为包天笑耄耋多病的晚年,赢得不少安慰;而《钏影楼回忆录》正续两大册,也为文坛留下珍贵的史料。高伯雨的高情厚谊,诚属不可多得。如今斯人已逝多年,面对他珍贵的遗稿,实应有人来加以整理出版,这或许是怀念他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