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鰤(学名:Seriola dumerili)是鲹科、鰤属的鱼类。体长圆形,侧高。头侧扁。吻大于眼径。脂眼睑不发达。口大而倾斜,口裂始于眼下缘稍下水平线上。具辅上颌骨。前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后端几伸达眼中部下方。牙尖细;犁骨牙群呈箭头部;腭骨牙带呈条形;舌面牙带细条形。具假鳃。颊部、鳃盖上部、胸部及体均被小圆鳞。侧线稍弯曲,侧线上无棱鳞。尾柄两侧具弱皮嵴。第一背鳍短,前方具一向前倒卧的棘。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但较短,起点在第二背鳍中部稍前下方,前方有2根游离的短棘。胸鳍宽短,腹鳍胸位,较胸鳍长。体呈草绿色带褐紫色,体侧从吻端到尾鳍有一金黄色纵带;小鱼体侧有5条暗色横带,背鳍、臀鳍、腹鳍和尾鳍为黄绿色。
动物学史
高体鰤最初是由里索(Risso)于1810年描述为Caranx dumerili。此名称后来更改为有效的Seriola dumerili(Risso 1810)。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提到该鱼所用的同义词包括Trachurus aliciolus Rafinesque 1810、Trachurus fasciatus Rafinesque 1810、Seriola boscii Valenciennes 1833、Seriola purpuresc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Seriola gigas Poey 1860、Seriola simplex Ramsay & Ogilby 1886、Regificola parilis Whitley 1948、Seriola rhombica Smith 1959。
形态特征
背鳍Ⅰ,Ⅶ,Ⅰ-31;
臀鳍Ⅱ,Ⅰ-19~20;
胸鳍20~21;
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160~170。鳃耙6~7+15~16。
体长为体高的2.8~3.4倍,为头长的3.2~3.5倍。头长为吻长的2.9~3.0倍,为眼径的4.2~5.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3-2.5倍。
体长圆形,侧高。头侧扁。吻大于眼径。脂眼睑不发达。口大而倾斜,口裂始于眼下缘稍下水平线上。具辅上颌骨。前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后端几伸达眼中部下方。牙尖细;上颌前部牙3~6行,下颌前部牙3~4行,侧面牙2-3行;犁骨牙群呈箭头部;
腭骨牙带呈条形;舌面牙带细条形。具假鳃。颊部、鳃盖上部、胸部及体均被小圆鳞。侧线稍弯曲,侧线上无棱鳞。尾柄两侧具弱皮嵴。
第一背鳍短,前方具一向前倒卧的棘,成鱼棘埋于皮下,棘间有膜相连;第二背鳍基底长。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但较短,起点在第二背鳍中部稍前下方,前方有2根游离的短棘。胸鳍宽短,腹鳍胸位,较胸鳍长。
体呈草绿色带褐紫色,体侧从吻端到尾鳍有一金黄色纵带;小鱼体侧有5条暗色横带,背鳍、臀鳍、腹鳍和尾鳍为黄绿色。
栖息环境
高体鰤冬春之交,栖息于外海约1000米的深水中,初夏成群北上到沿岸,秋、冬季南下游回到外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水深18-36米之间。
生活习性
高体鰤为洄游性鱼类。常结群活动于浅水域,摄食甲壳类、头足类和小鱼。食性随生长发育而变化。孵化后72~90小时开始摄食。牡蛎及其他双壳贝类的幼虫、海胆卵和臂尾轮虫等都是仔鱼孵出15天内的最适饵料。天然小型桡足类的饵料效果也较好。在仔鱼体长50毫米以前,主要捕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仔鱼体长50~80毫米阶段,以大型浮游动物为主,亦捕食一些小幼鱼;这一阶段为幼鱼的食性转换期。当仔鱼体长超过80毫米以后,可以以鱼为主要食物,此后为肉食性。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全球的亚热带地区;在印度洋至西太平洋,从南非,波斯湾,日本南部和夏威夷群岛,南至新喀里多尼亚,以及密克罗尼西亚的马里亚纳群岛和卡罗琳群岛;在西大西洋,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以南的巴西(包括百慕大,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也有分布;在东大西洋,从英国沿海到摩洛哥再到地中海都有分布。
国家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澳大利亚、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文莱达鲁萨兰国、佛得角、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开曼群岛、中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台湾、香港)、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古巴、库拉索、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斐济、法国、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国南部领土(莫桑比克海峡群岛)、加蓬、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根西岛、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泽西岛、肯尼亚、基里巴斯、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威特、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马提尼克岛、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纳哥、黑山共和国、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瑙鲁、新喀里多尼亚、尼加拉瓜、尼日利亚、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琉球群岛、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皮特凯恩、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波多黎各、卡塔尔、俄罗斯、留尼汪岛、圣巴托洛缪岛、圣海伦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圣马丁(荷兰部分)、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里南、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托克劳、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图瓦卢、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约翰斯顿岛、威克岛)、乌拉圭、瓦努阿图、玻利瓦尔共和国委内瑞拉、越南、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
繁殖方式
繁殖习性
在中国东海南部的产卵期为2~3月。产卵场的表层水温为17~23℃,盐度在17以上。除部分生长发育较好的个体外,一般从尾叉长超过60厘米开始加入产卵群体;但大部分亲鱼为3龄,尾叉长65~70厘米、体重达5千克以上才能产卵。产卵量因亲鱼个体大小而异,4~5千克的亲鱼个体产卵量为50万粒左右;6~8千克个体的产卵量约100万粒;9千克以上个体的产卵量约为150万粒。达到人工授精程度的卵巢重量约为鱼体重的10%。
成熟高体鰤卵为分离状,球形,透明;卵径1.19~1.27毫米,平均1.25毫米。卵内有一个淡黄色油球,直径0.30~0.33毫米,围卵腔狭小。卵黄无色透明,有不规则裂缝。卵浮性,在海水盐度低于27.6的情况下有时下沉。当环境条件较差时,孵化率会降低,畸形鱼出现的比例会上升。胚胎发育过程与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发育的最适水温18~23℃。在适温条件下,48~75小时破膜孵化。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24℃时,孵出的仔鱼多为畸形。
人工繁殖
可选用从海区捕捞到的亲鱼或人工养成的亲鱼。选择的标准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个体重在7千克以上,年龄为4~5龄。
将所选择的亲鱼置于海区网箱中进行培育。所使用的饵料以冷冻的鰺鱼、鲐鱼为主,并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于3~4月开始进行营养强化培育,以促使其性腺发育成熟。
人工繁殖的催产工作于5月初开始进行。对于供催产用的亲鱼加以选择,选择个体发育良好、无病无伤、体表光滑、活动正常的个体为催产对象。铆鱼雌雄个体大小差异不大,体色也基本一致,副性征不明显,只是腹部间有些不同。雌性个体的腹部大而柔软,腹腔后部两侧近肛门处微微隆起,一般体重为7~12千克。雄性个体的体型较正常。
催产剂可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350~1300国际单位,背部肌肉或腹腔一次性注射。雄性亲龟的剂量减半,与雌鱼同时注射。
将注射后的亲鱼于室内水泥池或水槽内放养,在流水条件下饲养,让其自然产卵。放养池塘或水槽宜大不宜小,大小以100~150吨/个为宜,水池以3.5~4米为宜。
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可放养于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待亲鱼产卵后,采用溢流法或虹吸法收集卵子,然后计算总产卵数及上浮卵的数量。剔除下沉卵,取上浮卵,置于1吨大小的孵化桶中孵化,孵化密度为50~120万粒/立方米,在微充气、微流水条件下孵化。孵化过程中的用水应采用紫外线灭菌海水。待仔鱼孵出后,取样计算孵化率,然后移到育苗室内的育苗池内培育。
催产与孵化结果为采用1龄天然鱼,个体平均体重为5.5千克;经一年的培育,达到足2龄,体重为7千克;并经检查,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时的催产结果。
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初孵仔鱼全长为2.8~3.1毫米,平均为3.0毫米。卵黄囊较大,突出于吻的前端。3日龄的仔鱼上下颌发育良好,口能完全张开,卵黄囊明显缩小,已能摄食200-250微米的大型轮虫;4~10日龄的仔鱼全长达3.5~4.6毫米,活力逐渐增强,鳔泡形成,尾鳍基部出现细胞堆积,鳃盖棘发达,能主动摄食,而且对轮虫的摄食量很大。10~19日龄的仔鱼全长为4.9~9.2毫米,背鳍、尾鳍、臀鳍的鳍条逐渐形成,摄食量也明显加大,除大量摄食轮虫外,也可摄食卤虫无节幼体。20~30日龄的个体全长为8.5~23.2毫米,各鳍发育完整,但生长速度出现差异,个体大小不一,并出现分群活动和大小相互攻击现象,甚至会引起严重死亡。30日龄的幼鱼体侧出现4-6条横带,鳃盖棘退化。幼鱼出现规则性结群环池游动现象,能摄食鱼虾肉糜,并上升到表层抢食。33~35日龄的幼鱼平均尾叉长达3.1-4.5厘米;在饥饿状态下在池的上层环池找食,对鱼糜的摄食量加大;此时可移到海上进行网箱培育。
高体鰤的仔、稚、幼鱼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在水温22~28℃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水温低于21t时,仔鱼的摄食量减少;水温24~26℃范围内摄食量增大。盐度的大小对受精卵的沉浮,胚胎发育及仔鱼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最适盐度范围为32~35,此时的仔鱼游动最为活泼;盐度低于30和高于40时对仔鱼的生存不利;低盐度条件下,仔鱼的游动缓慢,且大部分下沉入水底。4日龄左右的仔鱼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若此阶段在室内培育,必须保持育苗室的光照均匀,以使仔鱼的分布均匀;反之,若光照不均匀,很可能引起仔鱼在局部过分集中,甚至会因局部缺氧引起死亡。趋光性从稚鱼后期开始减弱,并逐步消失,因此,仔鱼培育期间的光照强度可调节至800~2000勒克斯之间,并在仔鱼后期可适当加强光照。
因高体鰤的口裂较大,仔鱼开口后即可摄食褶皱臂尾轮虫,20日龄后可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30日龄后可投喂鱼、虾肉糜。为保证仔稚鱼的营养需求,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应使用乌贼肝油强化后投喂;从虾池捞取的桡足类应使用药物消毒后投喂,以防引起疾病。饵料的投喂量视培育密度及仔稚鱼个体大小而定,一般应在水中经常保持轮虫7~20个/毫升,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0.2~1个/毫升。鱼虾糜肉每天投喂4~5次,并随个体的长大而逐渐增加投喂量。
从刚孵化的仔鱼开始至25日龄左右,应使用经紫外线杀菌的二次过滤海水。培育水温控制在21.5~28.2℃之间,海水盐度控制在34~35之间,pH值为8.1~8.3,水体溶氧水平控制在4.5毫克/升以上。充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以每2平方米面积配一个散气石即可,前期微充气,以后可随鱼体长大而逐渐加大充气量。应及时吸除池底污物及残饵,防止水质污染。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流水式培育方式。
从育苗研究情况看,在人工育苗期间有两个危险期:一是11日龄之前的仔鱼,死亡率很高,最高可达80%,这与卵径、卵质及饵料的营养组成有关;二是25日龄后,即稚鱼全长在15毫米之后,原因是大小相互残食所致,应适当降低培育密度,增加投饵量。
网箱养殖
在网箱养殖高体鰤时,养殖水域的选择、网箱的制作与设置等均与真鲷、大黄鱼相同,可参照操作。
放养密度取决于网箱内外水的交换量、水质条件、鱼种规格大小及质量、饵料的质量及供给量等。在水质良好、饵料质量好而充足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这也是提高产量的具体措施。密度太小,不能充分利用网箱养殖水体;而密度太大,鱼的个体生长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的设计产量为10-15千/立方米为宜。
高体鰤网箱养殖多使用天然的野杂鱼作为饵料。这一饵料来源有限,成本高,而且饵料系数也较大,一般为10左右。若当地野杂鱼较丰富、来源和质量有保证时不妨采用,因天然野杂鱼的营养成分与高体鰤较接近,有利于其生长;若难以保证,则可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营养要求为粗蛋白45%、粗脂肪3%、粗纤维1%、粗灰分18%、钙2.3%、磷1.2%,饵料配合好后制成颗粒投喂。日常管理工作与网箱养其他鱼基本相同。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近危(NT)。
主要价值
高体鰤可食用,肉厚而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肉肥刺少,味道鲜美,以红烧为佳,也可净值,腌制,风干,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