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七届理事,全国书法大展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华文众合书画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顾问。
艺术简介
2002年,为纪念焦裕禄诞辰80周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在
军事博物馆举办“高军法百屏书法展”。多次在国展、全军展中获奖。出版有《高军法百屏书法展览集》,书法《岳阳楼记》、《千字文》、《醉翁亭记》、《高军法墨迹》、《兰亭序集》、《高军法书佳联妙句》、《高军法书画集》等。其行书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高军法致力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编写并出版发行了《书法五步教学法》。
荣誉
行书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1999年获“炎帝杯”国际书画大赛优秀奖;2000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2001年入选全国优秀书协会员书法作品邀请展;2001年获西部六省市书法联赛一等奖;2002年参加全军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三等奖; 2002年7月在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纪念
焦裕禄诞辰八十周年高军法百屏书法展;2003年
李铎师生书法作品展览。2005年8月入选全军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美术馆)。2005年10月参加全军“军营廉政文化”优秀作品展览获一等奖(军博)。2006年军旅优秀
书法家作品邀请展;2006年行书入选中国第二届“兰亭奖”。
个人履历
初练书法
1962年 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盆泉村;
1974年 在初中魏文祥老师指导下练习书法;
1975年 得私塾先生魏东鲁老人指导为乡村写门联;
入伍之后
1979年 11月应征入伍(北京);
1982年 参加军委装甲兵司令部机关举办的书法展获三等奖(战士唯一获奖者);
1985年 考入北京书画研究社高研班(
萧劳、
董怡如先生指导);
1987年 毕业于中国书画研究社高研班;北京甲兵工程学院“教师节”书法比赛一等奖;北京海淀区“青年杯”书法比赛三等奖;拜著名
书法家李铎先生为师;
屡获大奖
1989年 获总参谋部书法比赛二等奖,全军第二届“天马凌空”杯书法比赛一等奖;
1992年 被总参谋部评为“两用人才”先进标兵;
1993年 全国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书法大赛优秀奖;北京市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
1994年 总参谋部基层管兵书法摄影展一等奖;
1995年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9年 获“炎帝杯”国际书画大赛优秀奖;
2001年 书法长卷捐赠北京2008年申奥委员会收藏;行书作品被蒲松龄纪念收藏;权威《中国书法》杂志发表专题;解放军生活杂志发表专题;解放军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发表专题;西部六省市书法巡展一等奖(甘肃省文化厅);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提名奖;入展全国优秀书协会员书法作品邀请展(历博);
2002年 全军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优秀作品奖;中国书协主办“高军法百屏”书法个展(军博);举办“高军法百屏”书法个展研讨会;出版“高军法百屏”个展作品集;行书作品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收藏;山东淄博电视台制作专题片《军旅
书法家高军法》;
2003年 举办
李铎师生书法展览,出版《李铎师生作品集》、《高军法书法作品集》;入展中韩书法交流展览(历博);进修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函授);
李铎、高军法为北京市“抗击非典”无偿捐献作品50余件;
2005年 入展全 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参加全军“军营廉政文化”作品展览一等奖(军博);入展全军军旅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出席中国
书法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6年 行书作品入展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军科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出任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大赛评委;
2007年 出版
叶毓中、高军法《唐风、唐韵书画集》;中国《书法导报》整版推介;《解放军报》文化版专题报道;参加“四人回乡”书画展览。
寄墨堂文化传播中心
论书断语:我的学书之路
学书之路我未敢追求时髦,扎扎实实按古法遗迹,从唐楷这一法度严谨的书体入手打基础,后上追“二王”,遂得飘逸妍美之风。
我学唐楷,首取颜真卿,正如朱长所言:“颜鲁安之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畏之,然愈久愈可爱也”(颜鲁公门残碑)我深信,百对其正义凛然的书风面貌,心摹手追的同时,人品的认可,精神的追求也定然会得到默化。
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学者,慎思笃行问道;为艺者,敏悟游心抒怀。
我笃信艺术的至高境界,应是人生境界的再现,当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时,我内心便得到一次次的愉悦和净化。
书道之深,更表现为它关乎人品,自古书写就有将人物鉴纳入书评的传统,将人品作为书品的首要因素。
我的思绪在历史文化的现实中游动、徘徊。面对现实,我必须沉下来,向生活求助,去体验、去体悟,是让艺术得到升华的唯一出路。
创作出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从立意、构思、情境、品位,它包含了学养、智慧、探索和个性的综合。
小品难在大气,大作难在精致。写小品不能局限于尺幅片纸,如同篆刻,方寸之间自有广阔天地。大作品容易得其气势,但大作品也应当做到精细,无论是感性或是理性创作,点画的精到,线条的变化都应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深刻的内涵。
当代的展览之风盛行,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创作与繁荣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对待展览的态度应当时刻进行冷静的思考。不能为了展览而创作,更不能为了入会而发展。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综合反映,作为一名书法艺术家,应当为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
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今天游弋于书法艺术天地,就应当肩负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努力,不断地创作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来,让自己的作品为社会服务,使观者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随着书家心态和书写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正因如此,艺术创作才会格外的丰富,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都是在书法家偶然的状态中完成的。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等等都是如此。
艺术创作和写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状态。艺术创作需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其作品也更具有可读性,而写字只是简单的技巧模式,仅仅把字写端正漂亮就可以了。
书法艺术家需要广泛的积攒生活阅历,在创作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充分地表露作品的人文精神。艺术不能离开生活,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的产生,在她的背后都会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历程。
书法的用笔要活,毛笔在宣纸上的瞬间摩擦所产生出来的笔墨效果因灵活多变而富有生机。用笔刻板,纸条则所然无味。书法家在创作的时候即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用笔灵活多变而法度谨严实属不易,这需要长期的技巧训练,不断地吸收前人所留下的优秀传统,并能为我所用。
艺术的创作需要艺术家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把自身的感受顷刻间表现在笔墨的挥运之间,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必然融合了艺术家浓厚的生活情感。
书法的创作具有理性和感性双重因素,理性地驾驭笔墨,理性地思考作品的形式和作品创作的整体风格,在创作过程中,节奏的变化和章法的生成必须融入感性的因素,在偶然冲动的一瞬间生发出奇逸的笔墨效果来。
现 在的书法家对墨的要求已经不是十分严格了,多数都是以墨汁代替妍墨。殊不知妍墨也是一种别有情趣的创作过程,妍墨之时便把书法家带入了澄心静气的境界,同时可以思考创作中需要追求和解决的问题。
临帖是书法创作的先决条件,一名优秀的书法家都有过很长甚至伴随终身的临帖历程。临帖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所以我时常从临写前人的优秀作品中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临帖宜精,一点一划都要准确地把握,从实临到意临,在充分把握住了字帖的精神以后转入创作,所作之书就一定会经得起推敲,不临帖而信手作书,只是一种旁门左道,毫无价值可言。
书法创作是文化的体现。在一件作品之中处处都是书家整体素养的表露。作品的内容、形式都很客观地反映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与追求。当前的书法创作或多或少地缺乏对文化素养的重视,从而导致作品中错字连篇,写法有误的现象频频发生。
传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根基。古人经过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艺术经典。我们通过对那些艺术精品进行广泛深入地吸收,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之路。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吸收传统的养料,还要有勇气从传统中走出来,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包含印章的使用。用印不宜过多、过大。现 在有些作品上盖满了各种不同的印章,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殊不知正好适得其反,如同在一件新衣服上布满了补丁,有失清雅。
字要有骨格,骨格又要内捻,其气宜清,清则雅。传世的经典作品无不雅之作,虽尺幅片纸,细细把玩,意味无穷。
作书与作文相辅相成,很多书法家在文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风格平和安闲,文章雍容典雅,两者合二为一内涵深厚。
作大作品要有大空间,而并非把字写多,尺幅加大。潘天寿的画有大空间,欣赏他的大幅作品有一种震撼感。营造大空间需要有眼界,更要有胆量,有大智慧者方可创造大事业,斤斤于眼前者终究无法神驰于多姿多彩的艺术殿堂。
我感动于只是简单的黑白两个元素却能创造出多元的审美需求,千百年来,无数的书法艺术家们正是用手中的笔创作出了优秀的艺术精品。给观赏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既能赏心悦目,又能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滋养。
每次提笔作书,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冲动,我陶醉在笔墨挥洒之中,在黑与白的艺术空间里不断地寻求自我,创造自我。
书法的创作应当追求的是平和的审美取向,而不应该刻意的求怪,那些哗众取宠的拙劣之风是经不起时代检验的。我们的作品是让观赏者赏心悦目,而不是简单的靠玩弄技巧来博得掌声。
书法艺术的创作应当追求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在当前展览十分兴盛的时代。古人作书多数是为了生活的实用性和把玩性,他们的作品很多是小品或者册页和手卷。当今的书法创作已经基本脱离开了实用性而彻底转化为艺术品。所以,我们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诠释书法艺术博大的空间。
学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心态宜静,惟静心求学方可有成。当今时下,好动者多而静心求学者少,为名利者多而专心学术者少,种种缘由皆有背于书法艺术之发展。
颜真卿的书法宽博大气,其气节高洁,人品端正,正所谓书如其人。人品不高,其艺术造诣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博学谦逊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自高自大、目无他人是前进中的巨大障碍,学书先学做人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书法技巧只是基础,技巧到一定的程度即已完善,要想再有进步,必须靠学养,所谓技进于道就是这个道理。学习书法悟性很重要,勤学苦练是一个方面,如果缺少悟性,则很难进入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之中,悟性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博学来取得。
当代书坛对作品形式的安排十分用心,这是书法创作的一大进步。我们已经很难在书法结体、用笔上取得突破,对形式的多样化研究与实践,无疑为书法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倾注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唐人重于法度,宋人注重写意,明人重于姿态,今人则包罗万象,这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优越性。我们今天可以很方便地到博物馆观看古人传下的优秀经典作品,可以到书店买到琳琳种种的印刷精美的字帖,我们还有各种规格的展览馆,致使我们的眼界为之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为创作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我们所要重视的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角度。
参考资料
高军法简介.新浪收藏.2014\u5e7412\u670823\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