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牧羊犬
被称为“犬中之王”的俄罗斯名犬
高加索牧羊犬(英文名:Caucasian Shepherd dog),别名高加索山犬、高加索犬,俄罗斯熊犬等,其被称为“犬中之王”。高加索牧羊犬体型高大,身高62~65厘米以上,体重65~90千克。头骨宽阔平坦,耳位高,眼睛呈椭圆形,为黑色和深色。鼻子呈黑色。若面部呈浅色,鼻子可为棕色。嘴短而厚,牙齿呈剪刀状咬合。脖子短而有力。胸宽深,腹收紧。背平直,肌肉发达。前、后肢挺直平行,爪呈椭圆形,趾紧密。尾根粗而高,向上弯曲或高举。毛色为不同色度的灰色,一般是浅灰色至红褐色色调,当中也有淡黄色、黄色、白色、斑纹、斑点和双色。
动物学史
命名史
在俄语中,高加索牧羊犬被称为“Ovtcharka”,意为“牧羊者”,最初作为护羊犬。1952年,高加索牧羊犬被分为2类,一类是能牧羊的北高加索牧羊犬,另一类是保护羊群的外高加索犬。1976年,将两类都称为高加索牧羊犬。
培育历史
高加索牧羊犬被称为“犬中之王”,高加索古老的犬种之一,起源于俄罗斯。普遍认为,高加索牧羊犬最开始是跟随西藏游牧民流浪到高加索的家犬。除俄罗斯外,在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育种程序宽松的国家,高加索牧羊犬也较为常见。高加索牧羊犬在20世纪60年代到达原西德,作为沿着柏林墙巡逻的边境巡逻犬。1989年,当柏林墙被拆,7000只强壮的高加索牧羊犬巡逻犬队伍被解散,其中有部分被送给德国家庭饲养繁育,后逐渐培育出温驯的性格。1984年被世界犬业联盟(FCI)正式认定。
形态特征
整体外观
高加索牧羊犬成年身高62-65厘米以上,65~90千克。胸宽深,腹收紧。背平直,肌肉发达。前、后肢挺直平行,爪呈椭圆形,趾紧密。尾根粗而高,向上弯曲或高举。
被毛
其为双层被毛,外毛长而粗,底毛软而密。毛色为不同色度的灰色,一般是浅灰色至红褐色色调,当中也有淡黄色、黄色、白色、斑纹、斑点和双色。
头部
高加索牧羊犬头骨宽阔平坦,耳位高,眼睛呈椭圆形,为黑色和深色。鼻子呈黑色。若面部呈浅色,鼻子可为棕色。嘴短而厚,牙齿呈剪刀状咬合。脖子短而有力。
步态
高加索牧羊犬步态冷静地疾驰,四肢沿直线作平行走动。肩与臀平衡。
生活习性
高加索牧羊犬适应性强,护卫时警惕性高。行动灵活迅速,聪明,搜索能力强,忠诚,独立性强,防卫本能和警备心较强。它有双层毛,能抵御恶劣的天气。在家安静,在地盘以外的地方缺乏自信。
饲养照料
饲喂
饲喂幼犬时,要少食多餐。成年后饲喂成犬粮,由于其体型大能量消耗多,要保证充足的饲喂量。可以适量补钙,注意不要过量。
护理
高加索牧羊犬需要每天梳理毛发,定期刷牙,定期修剪指甲,定期清洁耳朵,以避免耳垢堆积,导致感染。
训练
10-15月龄是最佳训练期,幼犬尽早进行社会化训练,以改正其攻击行为。做为工作犬一定要扎实训练。训练时注意自身防护,该犬扑咬冲劲大,咬力强,使用加厚加固护具。
繁育
高加索牧羊犬的寿命为12-14年。
疾病防治
高加索牧羊犬因食入异物、糖尿病等原因易患口炎,会出现食欲不振、无精打采、口臭严重、口腔生有水疮,有时口腔表面还会出现红疹、溃疡。幼犬容易患髋关节发育不良,还容易出现心脏问题和眼睑内翻的疾病,即狗的睫毛卷曲并引起眼睛刺激。
品种对比
中亚牧羊犬与高加索牧羊犬是近亲,在一些方面较为相似,故做如下对比:
主要价值
高加索牧羊犬最初用来看护羊群。还是前苏联的御用军犬和守卫犬,以及国宝级的物种。20世纪60年代时,德国将其作为柏林墙边界的巡逻犬。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作为中国高原高寒区边防军犬,还可做为警犬、防暴犬、巡逻和警戒犬,也可以作为家庭犬来饲养。
相关文化
邮票
高加索牧羊犬的形象被印在邮票上,俄罗斯邮政于1965年2月26日发行的一套犬主题10枚邮票,由8种不同的面值组成,显示10种不同品种的狗的图片,其中包括高加索牧羊犬。
电影
高加索牧羊犬也出现在电影中,2008年上映的芬兰电影《保镖风暴眼》(Myrsky),讲述了一只名叫“风暴之心”(Stormheart)的高加索牧羊犬和一个小女孩之间的友谊故事。
名人名犬
马尼拉市长伊斯科·莫雷诺(Isko Moreno)的爱犬约姆(Yorme)是一只高加索牧羊犬,而且约姆在社交媒体上备受大众喜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6 16:2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