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山文化
我国北方又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文化
高台山文化,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80年代末定名、主要分布于辽北地区、年代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大体平行而又曾给予后来的魏营子文化及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巨大影响的我国北方又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文化。
辽宁遗址
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台子乡高台子村。辽河西岸,养息河南岸4公里处。包括西高台、腰高台和东高台三座山丘。其中西高台最高,海拔106.3米,腰高台与东高台断续相连。墓葬群分布在腰高台山南坡,遗址集中在东高台山南面。腰高台墓葬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30米,总面积约46000平方米,已发现古墓葬115座,墓间距多在1-2米之间,葬式均为土坑竖穴单人葬,大部分墓中都有少量随葬品,多为夹沙红陶壶、高足钵,亦有随葬石斧、石棒头和陶纺轮的现象。东高台山遗址东西长38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约为57000平方米。通过发掘基本探明,东高台山遗址文化层厚约1-2米,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层相互叠压,其中以第三层遗物最为丰富也最有代表性,暴露的遗迹有灰坑和窑址,灰坑多为圆形,最大直径3米,深0.5米,窑址平面略呈方形,南壁破坏,残存0.4米的红烧土内壁,窑底南高北低有三条火道。灰坑和窑址内发现了大批遗物,有陶器、石器等,陶器均为手制,夹沙红陶和红褐陶为主,陶器特征与腰高台山墓葬出土的器物一致,器型有鼎、鬲、甗、瓮、壶、豆、缸、钵、碗、纺轮等。石器均为磨制,有石刀、石凿、石镞、石环等。以高台山遗址文化为重点的我国北方又一支重要早期青铜文化已定名为高台山文化。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该 “高台山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遗址
经考古研究者初步确认,梨树县刘家馆子镇大力虎村陈家坨子屯东部的风水山遗址出土的圈足折腹钵,是青铜器时期高台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距今约3000年,刘家馆子镇就已经有人类居住,证明高台山文化已到吉林省东辽河左岸。经对遗址文化遗存的研究,可了解刘家馆子镇在青铜器时期东辽河流域的高台山文化因素,知晓当时人们对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的手工业制作技术比较先进,其审美观也很“前卫”。可追溯东辽河左岸青铜器时期的自然、地理、人文和从事经济类型等早期人类活动,对提升四平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平市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室内对各类出土器物进行整理和修复,以还原历史的面貌。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隽成军主任说,风水山遗址位于吉林省梨树县境内的东辽河左岸,面积约8.6万平方米,隔东辽河距双辽境内后太平遗址和后太平墓地不到4000米。发现石磨盘,应该已经有了原始农业。梨树风水山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东辽河流域乃至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社会形态,不同区域文化交流和总体文化格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内蒙古遗存
内蒙古库伦旗发现两处青铜时代的高台山文化遗存,对弄清夏家店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佐证。
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累计揭露面积1800余平方米的内蒙古库伦旗小奈林稿遗址,其高台山文化居址分布较广,遗迹现象较为丰富,有房址12座、灰坑30多个、沟5条。其中,房址多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室内中部附近往往有规整的圆形坑灶,数量1-3个不等,坑壁由于长期被火烧烤而呈炭黑色。高台山文化的居址和墓葬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
另一处高台山文化遗存为孤家子遗址,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64座、灰坑46座,沟10条及房址1座。墓葬除发现一座合葬墓以外,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单人葬,经鉴定墓葬内人骨均为男性。墓葬内清理出大量半透明玛瑙玦、绿松石坠饰及料珠。玛瑙玦多位于人骨头骨两侧,白色半透明,多成对出土,最大的直径约6厘米。据了解,两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高台山文化的分布和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00
目录
概述
辽宁遗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