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山(1886―1952年),字镇五,华池县元城乡高桥村人,他出生农民之家,祖辈以农业为主,靠劳动致富。1952年12月17日因病去世。
人物生平
高名山(1886―1952年),字镇五,华池县元城乡高桥村人,他出生农民之家,祖辈以农业为主,靠劳动致富。到他父亲手里又重视发展牧业,家业更大。至1929年,他家种地上千亩,积粮数百石,骤马成群,人口也增加到150余人,成了百里闻名的大户。
1924年,庆阳北部的元城、吴旗、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白豹川一带,土匪蜂起,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人民安全,维护社会治安,高名山与元城乡李良子村的李荣贵组编起民团。为能使民团得到部分供养和站住脚,队伍番号打国民党庆阳县第八团,李荣贵任团长,高名山任副团长。这个民团组建起后,尽管摊粮派款给群众增加了负担,但在抵御外来土匪和游勇抢掠、保护人民利益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1928年,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侵占元城并将司令部常设元城刘堡子后,将李荣贵的八团强行改编为他的陇东民团第十五营,任命李荣贵为营长、高名山为副营长,谭部进驻元城后,烧杀抢掠,奸污妇女,草菅人命,无恶不作。元城一带怨声载道,叫苦连天。高名山对谭世麟所作所为极为不满,而又无力扭转局面,便辞去副营长职务,回家务农。
1930年,国民党庆阳县政府鉴于高名山的才能和在百姓中的威望,委任他为国民党庆阳县第四自治区区长。区政府设在元城子,管辖庆阳县吴家岭子以北,东华池以西,定边县头道川以南,环县曲子以东地区。还在他任谭世麟民团十五营副营长时,刘志丹在谭世麟民团兼任六营营长,他们接触频繁,关系很好。名山任区长后,一次他俩在庆阳又相遇了,刘志丹习惯称他为六哥。刘志丹这次给名山讲了许多革命道理,指出“穷人要翻身,必须跟共产党闹革命”希望名山同情革命,投靠革命。志丹的教海,使高名山茅塞顿开,铭记在心。因此,在他就任区长期间,以他合法的身份,为共产党和老百姓办了好多有益的事情。比如说他以自治区灾情严重、百姓生活贫困为因,取缔了国民党在四区的商税制度,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对此,百姓无不拍手叫好;另外,他还营救过革命工作者和无辜百姓,给红军传送过不少情报,支援过经费。
1934年3月,刘志丹率领红四十二师和二路游击队的保安游击队由南梁出发,捣毁张廷芝老巢后继续西进。谭世麟闻讯后,急令高名山纠集八团旧部配合谭世麟部阻击红军,高名山以给其父过祭日为由予以拒绝。3月28日早饭时,高名山在家(高桥)正招待客人,刘志丹队伍突然赶到,抄了高名山的家,没收银圆9000块,并将高名山及其两个弟弟和前来送礼的谭世麟一个大队长、国民党庆阳县党部两个委员和四区政府秘书(中共地下党员),还有元城一带几个地主拉到南梁,其他几个地主经教育释放,高名山直接参加了革命。参加革命后,他首先利用同学关系,自己花钱在西安为南梁政府买油印机两台,以及军需、鞋袜等。中共陕甘边特委的机关刊物――《红色西北》就是用这两台油印机才办起来的。之后,被安排在边区苏维埃政府印苏币,印币地点设在寨子湾东沟,只有三个工作人员。在技术设备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反复试验,终于就地取材,用手工制成了布质苏币。这些苏币的发行,一方面代替了国民党银行伪币、地主伪贴、银圆在苏区的流通,另一方面搞活了苏区的贸易,方便了群众。苏币制成后,高名山又被调到南梁政府办的被服厂工作。在被服厂,他又同工人一起为红军研制出了统一军装。这种军装是把白土布用糜草灰染成灰色,做成八角帽、中山装,军帽上缀有红五角星。1934年11月7日,荔园堡召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红军参加大会检阅时,穿的就是高名山他们制的军装,显得既威武又大方。刘志丹高兴地称赞:“名山是咱们红军里的大能人。”由于高名山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曾多次荣获南梁政府颁发的锦旗和奖状。
1935年6月,高名山因患重病不能继续留南梁工作,经政府批准后回家休养。7月,接到刘志丹、习仲勋、高岗三人联合署名的指示,即“号称铲共义勇军”的国民党军队10万人入甘,因你身份暴露,恐受其害,故希你及家人迁至西峰暂避。在西峰期间,你还可为我党做地下工作,等待革命胜利……8月,高名山带全家160多口人离开高桥前往西峰。果然在搬迁途中,谭世麟派兵追捕,但未追上。
1938年,国内和平局面形成以后,高名山一家又搬回老家高桥居住。这时高名山病情也有所好转。
1941年9月,华池县召开二届一次参议会,高名山被选为县参议会参议员和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高名山任参议员后,不但积极参加政府的大小会议,参政议政,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起带头作用。1944年元城征兵,群众有顾虑,一时没人报名。高名山回家了解到这种情况后,马上领自己的三儿子到区政府报名应征。群众一看高名山都领儿子当兵,这当兵肯定没坏处,所以第二天,也都领着孩子去区上报名,不到10天工夫,元城完成了征兵任务。高名山一生关心教育事业,这期间,他不但向政府提出了很多发展华池教育的好意见好提案,而且亲自在元城乡田嘴子小学搞试点。他亲任校董主任,在他半身不遂期间,还定期骑上毛驴到学校参加会议,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促进教学工作,使这个学校当年一直是华池教育战线上的先进。因他热衷教育事业,办学有方,1942年,被任命为县三科科长,只是后来因病未能到职。
1946年2月,华池县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高名山被选为县政府委员、县参议会副参议长。鉴于他多年来一直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热心革命和抗战事业,并为此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此次参议会上,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县委奖给锦旗一面。
1947年以后,名山半身不遂病越来越重,后来几乎卧床不起,经多方治疗均无疗效,于1952年12月17日辞世,享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