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一(1927年4月29日—2011年5月21日),辽宁新民人,细菌学与霍乱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27年04月29日,高守一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
1945年04月至1946年04月,在满洲医科大学就读。
1946年04月至1950年04月,在国立沈阳医学院医学本科就读,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0年04月至1954年04月,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助教。
1954年04月至1959年06月,调到中央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1958年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983年该所归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领导)任助理研究员。
1959年06月至1960年07月,作为交换学者被卫生部派往印度卫生研究院进修霍乱。
1960年07月,回国后继续在中央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从事霍乱防治研究工作,先后晋升为副研究员(1966年)、研究员(1978年)、博士生导师(1981年)。
1966年04月至1978年04月,担任中央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主任。
1979年04月至1985年04月,担任卫生部流行病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79年,担任霍乱弧菌专业实验室主任。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07年04月29日,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在北京举办了“高守一院士从事霍乱预防控制58周年暨八十寿辰”庆祝活动。
2011年05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高守一于1960年在印度期间发现第IV组霍乱噬菌体能鉴别霍乱弧菌的古典型和埃尔托型。他用此法证明,1961年广东发生的霍乱为埃尔托霍乱,不是中国解放前流行的古典霍乱。这是埃尔托霍乱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也是本病1961年从印度尼西亚传出后引发当今霍乱(第七次)世界大流行的最早证实。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中国的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方案。20世纪70年代提出霍乱弧菌存在两类菌株(流行株与非流行株)的论点及其区分技术,已被证实具有分子遗传学基础。在霍乱防病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高守一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2部。
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高守一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共4项。1989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才培养
为了让年轻人早日成才,高守一总是要求他们要深入现场,密切结合实际,注意解决疾病防治中的重要问题。对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设计、实验及结果分析等都给予具体指导,对研究生的论文总要亲自修改,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甚至标点符号,引用文献等,他都要仔细审阅,严格对待。
高守一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对学生都是手把手指导。他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以后,1978年批准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根据2020年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高守一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人员32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高守一在家中排行老大。幼时一直由母亲陪伴生活在老家新民,一直到5岁时,随父母来到沈阳生活。由于在乡村中出生,又是家里长孙,所以家人对他非常溺爱,而父亲主张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父母的严格管教对他后来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物评价
高守一被誉为“中国霍乱防治第一人”。他这一生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在中国霍乱和流行病防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我对他不能叫崇拜,应该叫非常尊重。作为一个人来讲,作为一个教授来讲,作为一个学者来讲,他在我的心目当中几乎是一个完人。我在做研究生整个过程当中,他不光是手把手地教你做实验,最重要的是,他是很有胸怀的一个人,尤其是重视青年人创造性的思考。”(高守一的学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原党委书记祁国明评)
高守一院士是中国霍乱防治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历史上首次证实埃尔托霍乱在中国的存在。他建立了中国的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方案,提出了霍乱弧菌存在两类菌株的论点及其区分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为中国霍乱和流行病防治、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守一一生勤恳工作、严谨治学、无私奉献。他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成果卓著,为中国医学科技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